谢择梧律师惠竹杖

宋代· 释智圆

剪自幽岩侧,高僧忽见遗。
看云欹尽日,书雪握多时。
节冷虫微蠹,根闲藓暗滋。
旧山泉石在,归去赖扶持。

自遣三首

宋代· 释智圆

古屋苔荒疾乍瘳,前村林木觉先秋。
野塘日暮搘筇立,云自无依水自流。

寄题聪上人房庭竹

宋代· 释智圆

结根依静砌,萧酒映禅房。
高节欺群木,青阴过短墙。
夜声喧梦枕,秋露滴琴床。
遥想添吟思,闲观到夕阳。

湖西杂感诗

宋代· 释智圆

猛虎磨牙踞荫林,幽幽一路晚烟深。
行行君子休疑懼,此物由来食兽心。

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 其一 挑灯杖

宋代· 释智圆

裁制削青筠,纤纤状可珍。助灯虽有力,举用实由人。

破暗如无怠,资明敢顾身。窗间傥勤学,终夕愿相亲。

边将二首

宋代· 释智圆

威声飞将岂能过,号令雄师剑始磨。
雪搅长空马殭立,偷营今夜度胶河。

梵天寺二首

宋代· 释智圆

路上中峰势屈盘,尘埃踪迹到终难。
秋杉影射经窗冷,夜浪声摇睡榻寒。
云过闲轩香篆润,日移幽砌藓痕干。
吟馀静立凭栏久,极目长江水渺漫。

闲居示友人

宋代· 释智圆

冷淡谁知趣,闲房枕水湄。
秋窗开暮景,孤枕梦天涯。
道直时流笑,心清夜月知。
何当学支遁,共约买山期。

寄圆长老

宋代· 释智圆

澹虑栖幽境,闲将水石邻。
信衣传往祖。禅语示来人。
晚屋茶烟细,晴轩岳翠匀。
相怀独南望,林木又经春。

寄题章安禅师塔

宋代· 释智圆

祖师坟塔在天台,雨坏风摧事可哀。
香火无人空有迹,夜深明月照苍苔。

思君子歌

宋代· 释智圆

小人足谄媚,君子无猜忌。
开口揄扬皆圣贤,满腹包藏尽仁义。
修辞复古振淳风,折槛触鳞彰直气。
善世既不伐,遁世亦无闷。
自同流俗混光尘,不与常人斗分寸。
展矣斯人欲见之,一夕辗转九回思。
终日踌躇无所遇,飒飒西风木叶衰。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

宋代· 释智圆

性静百虑忘,轩闲万象归。
空江答夜钟,高峤留残晖。
幽砌绝尘踪,孤云自依依。
关于诗人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