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乐

近现代· 汪东

烟霏含雨冷凄凄。
愁卧兰房深夜,镫烬梦迷离。
传道玉关征戍远,行人还在玉关西。
春去秋来芳节稀。
鱼雁浮沈无据,欢会更难期。
唯有年年衾枕畔,绣鸳鸯处总双飞

生查子

近现代· 汪东

薄情游未归,夜坐停针语。
孤月正当窗,再拜陈雕俎。
菱角两头纤,莲子中心苦。
特底见风流,蜡泪纵横处

思远人

近现代· 汪东

鸿翼辛勤,将数语、传与异乡客。
念椰瓢共饮,离支分寄,终是未归得。
布襟血泪寒犹滴。
四望阵云墨。
便好梦熟时,元方烽盛,何由见颜色

玉楼春 尹默有感事之作,再依韵和

近现代· 汪东

凭渠百步穿杨手。
七札难穿犀甲透。
众心无异筑坚城,儿戏安能知细柳。
丰碑刻玉三年就。
一篑先加看领袖⑴。
纷纷寿夭较彭殇,唯有国殇千万寿

风流子 和清真

近现代· 汪东

楼前沧海碧,空凝想、远客几时归。
记独窥藓径,砌花萦绕,半遮栏角,墙柳参差。
旅飞燕、断筝留爪迹,阿阁垒香泥。
一夕叙情,顿成閒话,十分持酒,难减深悲。
伥伥临岐处,烦相赠、珍重手制禅衣。
凭借制时,刀尺聊寓心期。
看素衬柔肤,鸦黄轻染,带交文绮,蝶绣双垂。
中裹细书,密字羞被人知

清波引

近现代· 汪东

野沙萦渚。
怒涛静、白鸥喜舞。
片帆何许。
晚霞送娇妩。
别久故情懒,便任匆匆归去。
自怜衰鬓惊秋,吊蓑屐往还处。
笺愁寄与。
旅程远、鸿雁漫度。
梦能来否。
恨相见无语。
宵长睡难稳,滴尽疏桐残雨。
赖有窗外蛩声,伴人吟苦

风光好

近现代· 汪东

藕丝裳。
郁金香。
小立风前觉晚凉。
旋归房。
云鬟撩乱抬双玉。
重膏沐。
何事潜窥镜影旁。
骂檀郎

孤鸾

近现代· 汪东

银河清浅。
纵隔水相望,支机非远。
画里真真,只许焚香偷展。
妆台此时乍到,镜奁开、粉痕匀染。
谁信飞霜时节,有玉温花暖。
念楼居、应共双成伴。
甚一曲琴心,无限幽怨。
试听离鸾,操动梁尘凄黯。
游仙漫夸梦好,恨长宵、漏声偏短。
何事相亲半霎,尽教人肠断

卜算子慢

近现代· 汪东

危楼望远,深院闭门,几叶井桐飘坠。
楚泽芳兰,岁暮渐看憔悴。
数遥汀、雁翼相将起。
柰此去、峰回路转,书成万字休寄。
寂寞空闺里,对锦障团窠,兽炉沈水。
永日思量,黯黯旧情如醉。
总怜伊、消尽眉山翠。
漫倚著、帘钩到晚,向风前弹泪

应天长 题螺川诗屋雅集图,壬辰三月鍊霞女士觞鹤亭于其家,同集者多擅绘事,且有写真者,乃合为此图。顷出共赏,属以词纪之

近现代· 汪东

园深台榭秀。
畅绣户朱檐,凤箫声逗。
芳宴开时,中坐庞眉诗叟。
豪情元似旧。
想醉杀、螺江私酒(见杨诚斋词。
)。
池畔柳。
一片阴阴,恰是春昼。
莺穿帘幕骤。
劝对此韶光,未容孤负。
乘兴看花,却被花扶红袖。
兰亭觞咏后。
算胜会、到今方有。
凭妙手。
分付丹青,天地同久

捣练子 其一

近现代· 汪东

机上布,手中刀。
絮尽征衣莫惮劳。
借问此情谁会得,拂云东去雁行高

西溪子

近现代· 汪东

忆向姑苏台畔。
画艇争邀佳伴。
采莲游,横塘路。
花深处。
飞乱蜻蜓无数。
一簇最妖红。
倚斜风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