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分飞

近现代· 汪东

浓绿阴新黄鹂语。
裙带拥、鞦韆画柱。
时序倏忽秋暮。
隔墙唯见高高树。
燕子楼扃风不度。
何计化、行云飞去。
阑外翠幕低护。
断无人在凭阑处

醉落魄

近现代· 汪东

乱山青叠。
松阴径曲菭阶滑。
新词每共商音节。
万里归来,转恨两华发。
人生何苦轻离别。
去年花下闻鶗鴂。
明年春酒须芳冽。
未了情怀,都待见时说

捣练子 其二

近现代· 汪东

裁匹练,画双鸾。
几叶丹枫似小园。
鸭绿江头寒正峭,故将秋色寄君看

金菊对芙蓉

近现代· 汪东

菊蕊香浓,拒霜红浅,十分妆点残秋。
恨朱颜不返,好事都休。
登高又近重阳节,想故人、落帽风流。
如今安在,孤飞雁影,应向南州。
楚天宿雨才收。
怕湘兰沅芷,一例生愁。
纵随群鸡鹜,粒稻难求。
漂零何似归来好,有白衣、送酒盈瓯。
萸囊纫罢,喜无风雨,同上层楼

双韵子

近现代· 汪东

朱旂电耀,广场洞启,群喧初定。
阵穿九曲珠还,看曼衍鱼龙迥。
烟霏净。
铙歌竞。
涵素魄、山河动影。
太平此日同欢拌,醉杀秋宵永

虞美人影 贞白买曝书亭集,忽于其中得东方美人真影,索余为词。戏赠

近现代· 汪东

绳床瓮牖甘长守。
酝造梅心酸透。
金屋千娇争秀。
道是书中有。
风怀百韵閒赓就。
惊睹峨簪广袖。
斟酌燕环肥瘦。
巧笑宜名寿

捣练子 其三

近现代· 汪东

频著杵,漫封题。
熨妥新痕灭旧啼。
验得玉人针线迹,未除强寇不须归

齐天乐 访梅景书屋。湖帆属题所藏戴熙画册

近现代· 汪东

倪黄宗派谁能继,娄东自开佳景。
运兴时迁,才难辈出,绝萟无人管领。
虚堂睡醒。
共商略芸笺,破除杯茗。
照眼丹青,顿忘帘外暮寒凝。
咸同之际画手,鹿床应自殿,一代名胜。
细染轻匀,幽香澹墨,神合玉田词境。
披图暗省。
是故国风柔,小园春静。
梦绕清溪,掠破双燕影

祝英台近 送孟斐知枫林桥医院,剖治胆疾,作此示之

近现代· 汪东

数华年,悲逝节,白发已垂领。
瘦减腰围,况是旧时病。
朅来小驻幨车,枫林桥畔,怎坠叶、不禁秋冷。
远尘境。
户牖叠似蜂房,荒草掩斜径。
晓雾昏镫,钟鼓四围静。
割愁拟借吴刀,沈吟未断,怕照胆、还须秦镜

忆旧游 和清真

近现代· 汪东

记青楼拥髻,绣槛围歌,同赏镫宵。
渐遏行云住,认珠帘半揭,雾彩飘萧。
旧情顿怯秋暮,风起月光摇。
任字划炉灰,杯倾市酒,暖意潜消。
迢迢。
盼佳会,有步锦迎春,花下连镳。
时节频堪转,怕雕梁尘涴,双燕难招。
断魂更拟飞逝,沧海不成桥。
怨几度栽桑,瑶池未熟千岁桃

风入松

近现代· 汪东

层楼百尺倚高寒。
霜重锦衾单。
菊花开了无多候,已峥嵘、一岁将阑。
葭琯从吹暖律,琼浆难驻朱颜。
春申江上暮潮还。
潮语带辛酸。
幽居岂是蓬莱远,望中见、几点烟鬟。
不许寻消问息,明明只在人间

锁窗寒 寒流

近现代· 汪东

畏景西沈,重阴四合,顿移寒暑。
黄沙塞草,卷地朔风同舞。
似千军、悲笳怒号,气流荡薄还撑拄。
讶小庭暝色,枝头零霰,转成花絮。
回顾。
欢娱处。
但静锁轩窗,麝煤添炷。
吟肩自耸,醉倚琅玕凝伫。
想山中、梅蕊破春,枉迟布屐谁共语。
更难忘、饮(去声。
)马河冰,戍客归期阻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