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么令

近现代· 汪东

露晞风转,凉候生微燠。
厌厌舟眠初起,发短仍慵沐。
墙外虫声似雨,绕砌闻先熟。
青蛉飞逐。
花冠耸立,艳紫娇黄胜秋菊⑴。
佳辰刚过九日,不见横波目。
心事且付醇醪,快泻东西玉。
年少光阴有几,肠断横汾曲。
归期休卜。
多应欢极,忘(去声。
)了银屏去世嘱

玉胡蝶

近现代· 汪东

暮色助成秋意,画楼平敞,帘幕高褰。
何处飞来,惊认凤翼娟娟。
羽衣点、罗浮浅黛,秀色共、上苑轻烟。
旧恩牵。
祥徵胡耋,宜寿增年。
招延才人幽侣,携将斑管,貌入云笺。
酹酒相呼,傍人栩栩落风前。
笑庄生、寓言无实,比滕王、稿本多妍。
且留连。
未须归隐,迢递南天

临江仙

近现代· 汪东

宛转歌休子夜,徘徊风度兰薰。
遥天环佩断知闻。
神方难驻景,仙岛亦离群。
泪滴凤花残蜡,香销心字回文。
阳台终古伫行云。
近来长不寐,那得梦相亲

木兰花慢 其一

近现代· 汪东

近郊花市外,指烟岫,散轻颦。
笑历劫依然,磐陀听讲,残碣题真。
摩挲壁间断句,似冥鸿、飞去尚留痕。
倦憩孤轩拥翠,仰看坏塔穿云。
清尊。
同酹骚魂。
愁思极,醉颜醺。
自霸图销后,空余剑水,摇荡波纹。
家山自成秀丽,恨天涯、犹有未归人。
重倚曲阑回首,初三夜月微昏

蝶恋花 其四

近现代· 汪东

行尽苕溪春事暮。
绿叶阴成,依旧含风露。
当日分携仙种处。
碧桃岂是凡花数。
不惜此身随断絮。
桃叶无情,也向天涯住。
却羡枝头双翠羽。
飞鸣相追时来去

虞美人 其四

近现代· 汪东

无穷无际天边路。
不见君行处。
昨宵闲梦到青溪。
恰记画船歌酒送君时。
溪光山色年年好。
影向杯中倒。
风帆偏载别离忙。
怪道江流曲似九回肠

愁倚阑令

近现代· 汪东

红桥侧,杏园深。
少尘侵。
长记并肩喁话处,柳阴深。
往事休更追寻。
恐伊行久变初心。
寄尽相思千万语,绝来音

烛影摇红

近现代· 汪东

今古词人,会心多在伤心处。
春花秋月等閒时,已遣愁端聚。
况是离情更苦。
捣征衣、西风断杵。
摩挲铜狄,检校沧桑,啼痕如许。
倾盖长安,酒边共结知音侣。
丝阑密字付红牙,商略移宫羽。
转眼笺残粉蠹。
问何如、平戎作赋。
吴钩看了,万里归来,东郊栽树

于中好

近现代· 汪东

芳堤一行垂杨路。
漫重系、莫愁舟住。
绿荷叶叶盘承露。
柰人似、金仙去。
情缘已分天相误。
恨踪迹、竟随飘絮。
浣花笺纸空留与。
写不尽、伤心句

少年游 题毛主席立马像

近现代· 汪东

筹边独上最高楼。
霜冷拂吴钩。
汉帜星摇,塞笳风咽,飞鞚出幽州。
澄清六合须臾事,回向井冈游。
击壤讴歌,缟裙青袂,儿女共无愁

夜游宫 和清真

近现代· 汪东

拂镜双蛾自敛。
洗妆罢、口脂微点。
直为临岐背人见。
恨征车,骤飙轮,如急箭。
肠逐车轮转。
更凝眺、晚烟零乱。
欲问佳期共天远。
绕兰闺,剩飞尘,留几面

疏影 为卢奉璋赋桐影小筑。是日与辟疆、彦通、器伯诸人同集

近现代· 汪东

回廊数曲。
倩琉璃瓦掩,桐枝交擢。
叶展轻阴,招得凉风,琴丝暗里相触。
朋簪北海杯常满,更坐拥、佳人如玉。
惜旧游、踏地歌声,乱入草堂图幅(余戏以卢鸿草堂拟之。
)。
挥麈谈谐未已,晚钟荡漾处,知近灵谷。
不许尘侵,帘底幽香,苒苒开残黄菊。
携筇欲去还留恋,恨不并、卢鸿芳躅。
待后期、春日舒时,隐约半庭新绿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