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用清真韵

近现代· 汪东

露畹晚风清,花间私语。
别后如花向何处。
堆盘樱笋,好景嘉辰轻付。
试将莲子剥,心中苦。
凭高望极,迢遥云路。
千丈晴丝乱幽素。
舞衫歌舫,酒熟秦淮邀渡。
得钱须痛饮,休论数

八声甘州

近现代· 汪东

记铜瓶曾贮惠山泉,潇然洒尘襟。
记湖山胜处,鼋鼍出没,雪浪斜侵。
又记园梅开后,香气压千林。
惟恨当时伴,没个知音。
奕奕吾宗挺秀,爱云龙星凤(云龙星凤,大铁所蓄琴剑名。
),说剑弹琴。
祗临流小筑,车辙杳难寻。
想西溪、万株杨柳,比南湖、还较有清阴。
应招我、坐芝兰室,共话深心

定风波

近现代· 汪东

坐傍妆台看画眉。
眉间黄褪倩谁知。
一霎珠沈沧海底。
难理。
欢情非复少年时。
冉冉流光东去水。
惊起。
江亭又见雁初飞。
此日无人添半臂。
耽醉。
新寒唯仗酒禁持

秋兰香 秋末还故里,晚菊始华,为拈此解

近现代· 汪东

又是残秋,凄冷况味,风枝乱飐高墙。
清砧催雁翼,篱菊染蜂黄。
耐寒处、翻叶叶低昂。
倚栏聊藉壶觞。
恁三径、不堪重整,未许全荒。
问讯卷帘人瘦,但入梦依然,粉靥金裳。
采夫容、枉涉木兰艭。
同心在他乡。
魂魄愿从,胡蝶飘扬。
太息看、严霜凋杀,眷此孤芳

望明河 七夕后一日

近现代· 汪东

炎天过却,渐高树乱蝉,迎风鸣轧。
野色苍茫,眺远郭近墟,暮云鳞合。
动摇疏星见,似飞度、流萤光斜抹。
乍凝恨、天上佳期易失,又惊初八。
穷边戍笳声匝。
叹思妇怨女,劳歌相答。
乞巧针楼,祗冷笑世人,盛筵欢沓。
昨宵神仙会,纵肯向、尊前留时霎。
问何似、翻倒银河,净洗四方兵甲

蝶恋花 其三

近现代· 汪东

曲曲修廊随步转。
烟缕拖裙,腕弱才胜钏。
一寸芭蕉心欲展。
深丛掩映无人见。
花底偷窥帘隙觇。
苦似纤云,略透姮娥面。
觊到春游应得便。
踏青万一行郊甸

连理枝

近现代· 汪东

忆过寻芳地。
朱阁重门闭。
淡拂修蛾,轻匀笑靥,妆成斜倚。
爱小帘、银蒜镇双垂。
织湘波细细。
忍道欢娱易。
暝色连云际。
水驿山程,迢遥去国,永分连理。
到此时、空对石榴花,想罗巾暗记

鹧鸪天 十四十五两夜访碧栖楼,诵白石元夕前后诸词。因和一阕

近现代· 汪东

少日狂欢及此时。
六街游遍少人知。
而今别有幽寻处,明月相随共款扉。
佳夕永,画帘低。
会心微咏鹧鸪词。
楼头笑语风吹落,谁道飘镫独自归

薄命女

近现代· 汪东

风不定。
窗外梧桐飘满径。
触绪添悲恨。
欢会翻成离诀,毕竟是谁薄倖。
纵使归期难早定。
没个双鱼讯

蕃女怨 其一

近现代· 汪东

落花千片红似织。
血染沙碛。
拨惊弦,伤促柱。
美人离绪。
汉江飞雨湿旌旂。
燕南移

厌金杯

近现代· 汪东

骢马晨嘶,珠帘暮卷。
倚高台、泪眼凝盼。
密云衔雨卷地,恶风吹、杨柳岸。
屈指行程一半。
激箭光阴,锦函书简。
想唯惹、梦痕零乱。
出关几处鼓角,动边愁、君不见。
萧索尘飞日暗

忆汉月

近现代· 汪东

新月一钩遥挂。
枕簟渐宜初夜。
四围高树静无风,碎冰槃、玉珠微洒。
凄凉当此际,河汉阔、鹊桥休驾。
旧约归期未应罢。
待来春、绿杨骢马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