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初四日露后同车还上海,瞻 其二 □昨游,犹深余恋。用梦窗重游虎丘韵

近现代· 汪东

尽桃符换岁,未洧尽,腊中寒(距立春尚六日。
)。
唤旅雁将俦,奔车载影,同指江干。
乡关。
最佳胜处,恨匆匆、便落杳茫间。
世路风饕雪虐,不应长负丘山。
频年。
斗健尊前。
才比陆拙如潘。
料故人情意,殷勤恋此,深谷幽磐。
何缘。
共来小隐,汲憨憨⑴、一勺胜贪泉。
先买生绡数尺,为君点染层峦

摸鱼儿

近现代· 汪东

断无人、绮帘朱户,愁窥花底幽径。
是閒曾系游骢住,繁杏夭桃相映。
风不定。
甚吹得韶华,刬地无余剩。
凄然暗省。
料境逐情移,千年恨促,一日便为永。
琵琶语,错落如珠交迸。
不堪挥泪重听。
早知海外归无路,小谪浔阳也肯。
今莫问。
表款款中诚,但指天为正。
湘累醉醒。
叹我自怀人,人谁念我,镫下弄孤影

南歌子 其二 细雨沾尘,不妨近约,用前韵

近现代· 汪东

雨作千山雾,天悭半日晴。
披衣不待小窗明。
蜡得平声双屐体逾轻。
西寺藤床滑,东家竹径成。
快菹鲜笋啜兰英。
莺胜柁楼晚饭越中行

玉楼春 日与贞白谈词,极过从之乐,因赠

近现代· 汪东

人生知己同胶漆。
黄(谓季刚。
)吕交情非易得。
少时铅椠志穷经,老去风怀歌按拍。
周情柳思谁能识。
为爱新声浮大白。
论词若作主宾图,我是碧双楼上客

鹧鸪天

近现代· 汪东

迢递层楼接远天。
楼高不睹月婵娟。
风催密叶都成浪,雨散平林欲化烟。
初有雁,已无蝉。
自欹孤枕得安便。
暂抛身外无穷事,换取新凉一夜眠

虞美人 其五

近现代· 汪东

青芜院闭啼莺悄。
露湿閒阶晓。
隔篱还认小桃花。
不信伊人远在水之涯。
泪痕检点离襟满。
事往情难断。
遥知羁馆对昏镫。
怕见一枝镫影上围屏

菩萨蛮 其一

近现代· 汪东

鸡鸣巷接台城曲。
茫茫城下春波绿。
高阁耸青云。
其间多丽人。
千觞宾客醉。
不许懵腾睡。
亲手擘黄柑。
余香霏枕函

菊花新

近现代· 汪东

烛烬香残寒气冱。
羁旅江城逢岁暮。
高阁听松风,中自有、神仙佳侣。
杯深正拟论心素。
恰遭伊、劝人归去。
撩拨万千愁,偏只在、一时闲语

击梧桐

近现代· 汪东

沈碧桐阴,穿廊覆坐,每忆佳人凭几。
扣著朱弦,自撚春葱,数曲宫商相继。
惊飞翠雀翩翻,更听潇洒松风时起。
为恐高山,未遇知音,又把新声重理。
渐入秋来,繁枝如剪,可惜风摇霜委。
漫太息、龙门瘦干,谙尽孤生滋味。
偶拾阶前片叶,题将幽恨倩谁寄。
最苦是、嵇琴罢奏,柔丝还紧系

渔家傲

近现代· 汪东

假日旋归休沐地。
更无杯酒欢邻里。
小院重门深自闭。
闲绕砌。
离情黯黯书难寄。
绿萼梢头初破蕊。
朦胧月下闻香气。
一阵风来襟袖底。
时时嚏。
不知今夜谁相记

玉梅令 寄题冷香阁,用白石韵

近现代· 汪东

春阴一片。
隐接吴王苑。
苍苔冷、废池芜馆。
只一丘虎踞,峭阁上层空,阑干四倚,望中夐远。
经春几日,花前交劝。
朱颜改、探春幸健。
又梅花开了,瞬息入残春,看雪白、柳花飘转

喜朝天 苏渊雷寓舍海棠三株盛开,邀同茗赏。用晁无咎秦宅海棠韵

近现代· 汪东

近春残。
好花半凋蘦,玉貌珠颜。
旧赏亭榭,正繁枝照席,霞透云殷。
追想游踪,巴蜀锦城西,千株色斑斓。
尤喜共、车尘夜驿,吟绕江干(重庆大江南岸第一驿为海棠溪。
)。
归来更几回见,似褪妆中酒,娇困禁寒。
赖有佳会,对三姝艳绝,长伴萧闲。
细履苍苔碎石,屡回顾、休嫌客清顽。
堪久待、斜阳下了,月影窗閒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