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萨天锡饮凤皇台

元代· 李孝光

凤凰高飞横四海,锦袍犹赋凤凰游。天随没鹘低淮树,江学巴蛇入楚流。

勋业何如饮名酒,衣冠未省识神州。天涯芳草萋萋绿,王粲归来更倚楼。

送裕上人归仪兴

元代· 李孝光

行寻桂树隐,已与菊花期。江永鱼龙夕,风高鸿雁饥。

独怜相见晚,况复欲归时。楚雨枫林黑,劳予入梦思。

题画史朱好古卷

元代· 李孝光

真宰簸橐籥,笑睨造化炉。鼓金铸贤智,抟土作下愚。

画史天机精,窃见造化枢。盘礴解衣纵,当轩舐铅朱。

沾涂狡兔翰,神气如走珠。手掣巨鳌簪,㾕?生肌肤。

六丁拔山来,下无根与株。海风吹之凝,累累插江湖。

其中有幽人,傲兀不可呼。已知画手好,令我心踌躇。

五湖风雨夕,径去理钓舟。子技亦精绝,白玉无疵瑕。

谁能荐天子,遣之昼云台。一朝被赏识,富贵真萌芽。

但访青牛君,乞受黄金壶。

送仲亨文学精舍山长

元代· 李孝光

子合谈经上石渠,更从文学住精庐。到家为觅言偃宅,弛担先藏笠泽书。

日落青天犹过雁,雪消新水欲生鱼。传闻圣世求遗士,倘召君乘谒者车。

寄达兼善

元代· 李孝光

天风起西北,坚冰在河水。日车寒易侧,霜露方泥泥。

居人涂户牖,日晏犹未起。客子将安之,行役乃不已。

平生丈夫愿,剪鬌弄孤矢。岂不甘陋巷,宁能老桑梓。

近者发扬州,舟楫水上舣。幸逢地主贤,设摆共遮止。

张灯转清夜,高论杂燕喜。忽闻故人来,如渴饮醪醴。

三年隔江分,终日候河涘。言旋犹望尘,失笑或乃尔。

人生一邂逅,亦复自牾牴。明日驱车去,不得待行李。

闻将入临海,相见亦近耳。临海古壮县,正在天姥里。

大山插青天,琼台屹相倚。东维见扶桑,踆乌有三趾。

碧海浸后土,东绕其地底。山上多桃花,雪霜摧不死。

我家山之南,欲往亦屡矣。因君紫旄节,去访白云子。

送上虞黄万石作天台教

元代· 李孝光

昔年曾向天台去,走上璚楼看日生。跳出海波三丈许,始闻山下一鸡鸣。

题本觉寺空翠亭

元代· 李孝光

琅玕十亩映江渚,天籁沈沈欲下来。已见凤毛沾雨露,长疑龙气挟风雷。

树团车盖春阴合,月射金银夜色开。中野白云如白石,不辞一日到千回。

送张信父

元代· 李孝光

秋水清练练,秋色在嘉树。登高骋远望,临别抒情素。

朝发梁楚郊,暮历燕代路。思君无冬春,使我烦夙夜。

幸辞案牍劳,上直云霄顾。藉之黄金闺,寘之白玉署。

送辅贤出山作首尾吟二首 其二

元代· 李孝光

路从四十九盘来,树底看云首独回。客里不知身是客,向人犹爱话箫台。

七月十四夜宿东县明日登山上亭

元代· 李孝光

海上归来访旧游,草堂开宴醉新秋。金花木落鱼初鲙,玉液香浮酒旋篘。

展席凉风依绿树,振衣斜日濯清流。五年不见孙郎面,一笑相看总白头。

用马中丞韵送志能贺冬之京师

元代· 李孝光

停酒更唱车遥遥,官船打鼓回春潮。凤曹合引金闺彦,骢马尚随方盖轺。

五日乐成黄道正,万年觞进紫宸朝。清班陪谒三云殿,仙伯神官手屡招。

歙砚歌

元代· 李孝光

渴龙夜饮天池水,六丁挥戈断其尾。黑风吹落歙山深,化作玄精石中髓。

山深夜夜飞神光,良工盗发天所藏。凿开苍厓斸寒玉,磨砻秋水归文房。

元气淋漓翠光湿,松花香碎蟾蜍泣。醉扫郇公五色云,倒凤颠鸾秋瑟瑟。

谁能持此归玉堂,经天纬地成文章。月中老兔吹寒芒,与君同上青云乡。

关于诗人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