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郊行

元代· 李孝光

清明处处麦风斜,诗老得閒长在家。远树小村千瓦雪,不知落日上梨花。

湖山八景 其六 木蔽檐日

元代· 李孝光

绿气湿湿阑干北,赤乌欲下娇无力。解衣盘礴忽倦卧,苍鼠时时行坏壁。

客子触热不自怜,此岂有意清风前。屋头夜色如霜雪,却向溪南见明月。

雪屋为通上人作

元代· 李孝光

倒挽天河转翠微,玉虬鳞甲满天飞。道人结屋东边住,爱看晴花不掩扉。

送蔡飞卿之维扬

元代· 李孝光

送君直渡秦淮水,风急桃花飞过江。自有行人回首处,升州山色满船窗。

发舟钱唐

元代· 李孝光

五年羁客留荆楚,今日江头把绣衣。鸿雁夜飞天气白,蛟龙昼蛰水妖微。

弹冠终坐王阳起,敝褐何年季子归。一舸南游真胜事,幽期未与故人违。

寄达兼善

元代· 李孝光

城上乌啼欲闭门,萧萧风雨又黄昏。无端画角连云起,铁铸梅花亦断魂。

和蔡石云县尉

元代· 李孝光

西岑路滑不可上,我此曾支六尺藤。塔顶云凝明似鹤,松根石老瘦于僧。

玉箫冉冉飞春县,画舸眈眈飐夜灯。闻有丹霞旧门户,欲参大意与谁升。

用志能台郎韵寄萨使君今为江南诸道御史台令史

元代· 李孝光

金尽壮士安足惜,酒多好怀聊复开。昨夜东家借生马,升州高处望君来。

送辅贤出山作首尾吟二首 其一

元代· 李孝光

儒官不畏简书催,拄杖休惊石上苔。行到水穷云起处,路从四十九盘来。

送陈玉林归集庆永寿宫

元代· 李孝光

天绕龙宫日月低,六龙曾驻冶城西。祠光午夜入牛斗,玉气千年成虹霓。

承恩已报紫旌节,奉使屡上黄金闺。神眷灵官守桂树,银榜碧镂自天题。

送达兼善典佥

元代· 李孝光

江头风多花暗天,舟中击鼓牵官船。绣鞍大马来如烟,学士翠雕袍领妍。

袖中三尺软玉鞭,手挥送者日在山。陇西男子更致言,东方民力愿少宽。

达官儋橐横索钱,先生归到明主前。上言赤子天哀怜,仁人在位如解悬。

大臣不让皋夔贤,天下画一徽张弦。未将鼎俎烹小鲜,如吾但当归力田。

眼见霖雨开丰年,墙下饭牛荠花圆。

白沙早程

元代· 李孝光

听得邻鸡便问程,前涂犹有客先登。官河半落长桥月,僧塔疏明昨夜灯。

古渡潮生鸥浸梦,野田风急浪归塍。雁山喜入新诗眼,踏破秋云最上层。

关于诗人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