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庵六首 其五

宋代· 释德洪

老去一庵深,聊将自净心。要当酬佛祖,终不负丛林。

读法华五首 其五

宋代· 释德洪

阿字义深当自读,般舟行苦与谁行。人言成辨须三世,我欲圆成在此生。

冬日显宁偶书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礼法日荒芜,坦率日增益。唯馀枯藤枝,起坐不相失。

山枕孤云归,林寒倦鸟集。爱此亦题诗,钝涩见才力。

乃知衰老来,全殊少年日。劳生知几何,万事归叹息。

鈯斧好濯磨,当就阿谁乞。

早登澄迈西四十里宿临皋亭补东坡遗

宋代· 释德洪

天下至穷处,风烟触地愁。村嚣闻捉拗,岸汁忽西流。

鸟道通儋耳,鲸波隔万州。趁鸡行落月,悽断在蛮讴。

次韵空印游山九首 其六

宋代· 释德洪

蟠龙不许在层渊,一句全提赖发宣。惭愧儿孙家法在,未施声色透重玄。

赠癞可

宋代· 释德洪

可师有奇骨,吐语愕众口。秀如出盆丝,媚若春月柳。

旧咏雪梅词,便觉落渠后。抱痾亦同粲,视身一尘垢。

卧看东溪云,悬瀑激窗牖。庐山久无僧,殿阁空华构。

谁知千岩胜,竟入此郎手。我痴世不要,冷落如弊帚。

但意君可夺,独能容我不。

寄题胜因环翠亭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遥知与客登临处,看得云山到落晖。四注小亭清入画,万竿寒玉碧成围。

过沩山陪空印禅师夜话

宋代· 释德洪

浓翠湿衣三十里,渡溪知背几重云。忽惊宝构从空堕,便觉风光与世分。

夜久天香凝错莫,庭闲花雨自缤纷。他生曾伴安禅地,此夕楼钟复共闻。

读古德传八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闲房古寺陈尊宿,对石谈经生法师。万壑松风一轩月,冷斋清夜想丰姿。

彦周以诗见寄次韵

宋代· 释德洪

两诗护宗旨,万仞仰峻岭。攀缘不可及,妙语出锋颖。

钝根遭讥诃,正坐不勇猛。譬如策疲羸,强以扛九鼎。

顽冥虽难化,岂不发深省。坐令跛驴心,奋迅起驰骋。

爱君辩纵横,又畏面严冷。直谅有如子,敢不加虔诇。

尚记笑语时,水轩同煮茗。池闲如镜空,倒蘸垂杨影。

归来渡湘江,一叶浮万顷。舟中亦晒药,欲以驻颓景。

君傥终不瞋,药尽更当请。

余将经行他山德庄自邑中驰书作诗见留是夕胡彦通亦会二君手

宋代· 释德洪

蹇驴寻我亦乘兴,秋泼空山烟翠时。脱帽不知谁主客,一灯相对夜弹棋。

次韵拉空印游芙蓉

宋代· 释德洪

翰墨平生气吐霓,诗成先喜示筠溪。山中见客应偏好,笔力知公不肯低。

夜寂据梧饥鼠出,岩空同听怪禽啼。上方闻说非人世,更陟缘云第几梯。

关于诗人

释德洪,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