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谒景醇时方筑堤捍水修湖山堂复和前韵

宋代· 释德洪

筑堤盖南堂,雪霰响新瓦。我踏雪泥至,自携双不借。

爱公有俊气,句法洗凡马。清婉继彭泽,寒陋笑东野。

愿为西崦邻,投名入诗社。馀年吾事济,过从有公者。

何时闻折竹,灯火共清夜。晓堂人未扫,如开辋川画。

平生学牧牛,鼻索尝自把。而今失所在,宁复事鞭打。

吾诗一寄耳,雕琢特未暇。且欣两俱健,意气要倾写。

寄黄嗣深使君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身世浮云偶尚存,白衣苍狗与谁论。梦中不记金门宿,醉里曾看玉海翻。

尚有惊魂缠瘴雾,已甘华发老江滨。枯荄欲藉阳和暖,催发新来雨露恩。

过陵水县补东坡遗

宋代· 释德洪

白沙翠竹并江流,小县炊烟晚雨收。苍藓色侵盘马地,稻花香入放衙楼。

过厅客聚观灯网,趁市人归旋唤舟。意适忽忘身是客,语音无伴始生愁。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八

宋代· 释德洪

题诗径欲挽春还,噪吻吟窗秃笔端。寂寞却怜当槛竹,嫩黄新袅出林竿。

次韵衡山道中

宋代· 释德洪

岳色堕马首,岚光忽满襟。眼寒知意适,句苦觉愁侵。

沃野献新绿,残睛酿晚阴。天涯惊去雁,料理欲归心。

孙侯见和复次韵五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历世兴亡皆可数,升平不复似今朝。野居兴味应无限,小字明窗拔二萧。

和昭默堂五首 其五

宋代· 释德洪

倦依蒲褐坐,脱体露全机。曲篆风窗细,烟横一缕微。

次韵云居诠上人有感

宋代· 释德洪

招谤坐多谈,近稍遵寡语。仰嗟浊恶世,友道终愧古。

君独淡无营,诵经如谷布。见人作白眼,此意吾亦与。

十年云水间,所至每同处。旧游虽陈迹,历历尚可数。

更期秋风高,结伴湘山去。我生无寸长,百事仍莽卤。

不知独何修,得与君辈伍。无乃造物者,不杀念痴鲁。

云居无所为,粥饭听钟鼓。不材获饱暖,此德荷佛祖。

诗成自誇笑,闻者亦惊顾。已决寡语堤,事过乃知误。

毕卓卧瓮边,谢琨挑邻女。见之独傲然,真情人不怒。

君能识此意,吾语亦可恕。

次韵方夏日五首时渠在禹溪余乃居福严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三叉路口炊烟起,白瓦青旗一两家。

寄道夫三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卧诵故交风雨散,忽惊时序岁时同。遥知吏散无馀事,只有花枝绕郭红。

南岳法轮寺与西林比居长老齐公筑堂于丈室之西名曰雪堂作此寄之

宋代· 释德洪

法道陵夷赖典刑,此堂真有救时心。坐令衡岳为嵩岳,便觉西林近少林。

面壁高风知独振,薝花细雨为谁深。故应弟子分皮髓,未愧驹儿善古今。

关于诗人

释德洪,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