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元明

宋代· 释德洪

静室依清几,开书映隙光。悟迷初不隔,语默故难藏。

妙可忘情会,深无以意量。临机辨神骏,正要略玄黄。

初到善溪慧照庵寄张无尽五首 其四

宋代· 释德洪

世辩不妨无骨舌,好山难绊自由身。从教折脚铛儿笑,且欲南来识凤麟。

寄黄嗣深使君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江夏家声世所闻,无双千顷典刑存。肃严郡邑霜分晓,照映簪缨玉粹温。

楼迥岘云供醉望,夜晴汉月洗吟魂。行将补衮调羹手,却执元圭侍至尊。

赠为上人游方昭默之子也

宋代· 释德洪

年少辞师作远游,人言虎穴不生彪。家声自古能名世,气宇如今已食牛。

夺得我机方肯住,从教棒打不回头。云山万叠翛然去,江汉无风一叶舟。

高安会谅师出诸公所惠诗求予为赋用祖原韵

宋代· 释德洪

黄尘踏遍江南岸,矫首无言对河汉。故山有屋埋深云,一夜归心掣不断。

山舟日夜去无休,挽绳欲系惭无由。纷纷世态真一梦,顾我所为如直钩。

绿锦江头识谅禅,倾坐高谈象帝先。疑君即是僧太白,不然无乃真弥天。

仙风袭人欲轻举,天容道气出眉宇。拥坐衣裳堕不收,山水怀云轻百补。

我今老倦亦慵参,去死正如三眠蚕。相看一笑有佳约,他日同归五老庵。

人生真若屈伸肘,萍浮梗泛因邂逅。料君有胆大于身,未应搜索因诗瘦。

閒亭夏木初垂阴,相逢还得同携手。未见千首万丈光,先看七步才八斗。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七

宋代· 释德洪

枝上啼禽毛羽光,商量密叶恰能藏。路旁垂柳阴堪歇,墙外樱桃小可尝。

孙侯见和复次韵五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我亦闻弦知雅曲,松风声不类鸣鸾。相逢意气须倾写,一任旁人冷眼看。

和昭默堂五首 其四

宋代· 释德洪

睡馀供漱盥,齿颊带茶甘。兄弟知家法,从教鹙子惭。

次韵吴兴宗送弟从沩山空印出家

宋代· 释德洪

身心俱出家,岂复论家世。一念断攀缘,即入三摩地。

珍重大愿王,此法端可恃。若能训此心,是毕丈夫事。

君看宏觉师,后身是昙谛。傥欲贮甘露,先将洁令器。

自当福人天,岂止能自利。譬如鸡出燖,真复生厌离。

空印法门杰,净慈数高弟。初不荷吾法,亦自为□瑞。

汝能倾心事,建此平生志。净中有浮念,何异目有翳。

内外俱一如,乃称真正士。以此谈妙法,要使天华坠。

百里半九十,良医三折臂。果解信此言,不愧甘蔗裔。

初到善溪慧照庵寄张无尽五首 其五

宋代· 释德洪

公有自然台辅望,与民同乐亦同忧。我惭雅思非支遁,亦伴东山烂熳游。

大沩山外侍者求诗

宋代· 释德洪

湘南古丛林,钟梵百世传。大圆百丈来,缚屋岩石边。

焕然成宝坊,服用如诸天。经今成几何,已逾三百年。

谁为中兴者,卓哉空印贤。大钟日夕撞,圆音答山川。

衲子自成群,昼诵而夜禅。道人旧未识,眉目何渊然。

乞诗亦不恶,篝灯临网笺。人生等浮云,达者无后先。

我亦一戏耳,走笔成长篇。

关于诗人

释德洪,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