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华严经赞

宋代· 释德洪

我闻尊者龙胜师,应供曾入娑竭海。龙宫微尘妙章句,目所一瞥辄能诵。

流于五天及震旦,为热恼中甘露门。唯道人栖出其后,愿力猛利思精特。

能于方策纸墨间,书此大经十万偈。诵于蜗舍巢庵中,了然如在龙宫见。

观者种性有差别,爱慕皆生殊异想。要当谛观一尘中,亦有无边妙经卷。

昔有智人破此尘,十方世界一切说。以名尘故非断空,而可破故非实有。

了此两宗妙法门,亦摄一切契经海。譬如困卧俄顷际,梦中所历更千载。

乃知一念圆古今,真实际中法如是。一微尘妙不可测,当知一一尘亦然。

譬如天帝网明珠,珠体莹然俱照彻。一珠具足诸网珠,一一珠中同遍入。

我今以此金刚句,坏灭彼众下劣想。使悟尘中含此经,奚方策中乃惊异。

咨尔山君河树神,各各当忆本愿力。要当勇猛勤守护,勿令邪念辄蠹侵。

毗蓝风吹须弥卢,劫火焚烧大千界。为摊此经一切处,使其凉曝各得所。

我此现前佛子等,作是观者名正观。稽首十方调御师,刹刹尘尘为作證。

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八首 其六 亮公

宋代· 释德洪

讲处天花随玉麈,波心月在那能取,旁舍老师偷指注。

回头觑,虚空特地能言语。归对学徒重自诉,从前见解都欺汝,隔岸有山横暮雨。

翻然去,千岩万壑无寻处。

寄权巽中

宋代· 释德洪

摩云标格久去眼,传得诗词锦段新。雪玉在躬秋满鬓,风雷为舌语惊人。

留连南浦西山雨,弃掷炉峰绣谷春。何日诗肩拥寒帔,对床听我说京尘。

戏呈师川驹父之阿牛三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风鉴晴云霁月,衣冠紫陌黄尘。勿笑铎驼长卧,起来便自过人。

七月初九夜坐西轩雨止月出不胜清绝

宋代· 释德洪

夜雨止还作,小轩清有馀。暴寒吹客梦,残响滴阶除。

明灭青灯在,帘栊璧月孤。故山归未得,千里漫平芜。

五祖慈觉赞

宋代· 释德洪

龙湖山上霹雳,马驹潭畔门庭。千圣莫能窥测,十地望崖震惊。

霜露果熟推出,白莲峰下芬馨。不受声名控勒,逸群胜气英灵。

试问是何宗旨,东山云霞空青。海堂室中神颖,汾阳直下云仍。

同景庄游浯溪读中兴碑

宋代· 释德洪

上皇御天功最盛,生民温饱卧安枕。醉凭艳姬一笑适,薄夫议之无乃甚。

长安遮天胡骑尘,潼关战血深没人。哥舒臣贼不足惜,要脔国忠如脍鳞。

苍黄去国食不暇,马嵬赐死谢天下。反身罪己成汤心,奈何犹有讥之者。

取非其子又遽匆,灵武君臣无怍容。何须呜咽让衮服,自控归鞍八尺龙。

谁磨石壁湘江上,揩拭云烟溅惊浪。龙蛇飞动忠义词,颜元色庄俨相向。

与君来游秋满眼,閒行古寺西风晚。道人兴废了不知,但见游人来读碑。

清大师还姑苏塔其师骨石吊之兼简其弟

宋代· 释德洪

闻说高怀照雪霜,道容一见自清凉。今随生死晦心月,空使湖山蔼德香。

故纸不堪看竹笼,凝尘那忍拂绳床。安门弟子真持远,独为斯人未始亡。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各赋一首 渔村落照

宋代· 释德洪

碧苇萧萧风淅沥,村巷沙光泼残日。隔篱炊黍香浮浮,对门登网银戢戢。

刺舟渐近桃花店,破鼻香来觉醇酽。举篮就侬博一醉,卧看江山红绿眩。

追和帛道猷一首

宋代· 释德洪

永怀山阴老,漱流味馀津。幽寻见兰丛,苍然出荆榛。

便欲即之语,忘其千岁人。归休正吾志,理顺如析薪。

夜舂博饭吃,犹胜海南民。

小字金刚经赞

宋代· 释德洪

昔有佛子根猛利,能观空性则是色。欲显空色不思议,仰空书此金刚句。

至今风雨被原野,诸樵牧者集其下。乃知肉眼不能见,譬如水中有盐味。

唯道人琼思精奇,能观色性即是空。视此纤管大如椽,挥翰如行九轨道。

故于兼寸环中备,足广大言说身世。人可见,不可读,譬如婴儿亲崖蜜。

我于此经能證入,初中后善三法门。忽然落笔如建瓴,不复现行生倒想。

由色空观入诸境,奏刀肯綮无全牛。尽持此法施群生,甚微细智愿同證。

李师尹以端砚见遗作此谢之

宋代· 释德洪

歙珍先数刷丝纹,那料端溪更逸群。已作退闲今似我,温然自重尚如君。

岂宜禅室埋声价,合在文场著策勋。忍垢风棂应有梦,梦随笔阵扫烟云。

关于诗人

释德洪,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