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东叔归帅潼川

宋代· 陈傅良

楚山黄落洞庭波,背却鸡人问钓蓑。
归思甚於三峡壮,才名空自十年多。
曩游记得青灯在,后会愁如白发何。
我更有怀言不尽,故将短韵代长歌。

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宋代· 陈傅良

贞观真英主,三王合庶几。
此时生后圣,端欲踵前徽。
济世功何异,除凶志偶违。
辛勤三十载,十渐更无讥。

张冠卿以前诗怀哉各努力人物古来少之句为十诗见寄次韵奉酬 其四

宋代· 陈傅良

朝鸡警冠剑,巷犬吠村坞。胡然子列子,越在郑东甫。

永怀王黍离,莫与戍申许。鸡犬各有役,人亦宜自努。

和徐魏叔见寄三绝

宋代· 陈傅良

纨袴何尝不误身,梁园金谷草长春。
送将重锦齐三十,笑杀生刍一束人。

悼蒋升仲承事

宋代· 陈傅良

扁舟来往适吾真,却笑旁观道隐沦。三釜岂无儿可就,百年要与酒相亲。

剩栽梅竹皆缘客,晚得冠裳不语人。试向南塘问渔牧,定于此老亦沾巾。

挽尤延之尚书

宋代· 陈傅良

壮岁从游两鬓霜,重来函太各堪伤。
那知卒业今无及,极悔论心昨未尝。
相约归期须次第,独存病骨更凄凉。
他年赖有门生记,托在碑阴永不忘。

寒食早起围炉中戏和林宗易韵二首

宋代· 陈傅良

叠帐重裘更怯风,绝怜寒食到匆匆。
一春不见花开落,但说栽花费几工。

南岳圣业寺禹柏

宋代· 陈傅良

久与林壑居,所见皆众穉。
岂无寿千年,未有此柏异。
壮而尝参天,晚乃但仆地。
定非风雨摧,殆是斤斧弃。
其本则离披,其末则倒植。
其枯如残卉,而蔚有新意。
其靡如弱植,而凛有高致。
将前复却行,宜右忽东次。
骧龙或俯顾。遁虎或回眙。
陨石或猛起,飞翚或颠坠。
山立或磬折,尸寝或拳跽。
断支或强附,横陈或巽避。
绸缪情不狎,颓堕力未瘁。
朴畧自光怪,挺持匪标置。
终焉人伪尽,独以天巧遂。
吾闻古有道,纯朴去故智。
与世每如此,全身亦几是。
疑将问岁月,缺弗见载记。
谁言导江时,手植特嬉戏。
世人那得识,会有神禹至。

以两鹤寿薛象先

宋代· 陈傅良

日与山农共一廛,不应家有四乘轩。
殷勤分送平齐下,为看蟠桃熟几年。

再用前韵简刘连州

宋代· 陈傅良

吴楚相望道阻长,我来邂逅挹群芳。
人如盘谷元非隐,诗到孤山不道香。
每与盍簪移永日,更须篝火及余觞。
何须夸去东州说,不学蓝关独吊湘。

移花

宋代· 陈傅良

樱柳初无素与蛮,可将何物伴身閒。
欲栽花木千余本,但候春风还未还。

和丁端叔岁晚书怀韵

宋代· 陈傅良

来涂蓝缕雨埋人,三百於今又六旬。
奏课定应书下下,班春聊复喜津津。
余蔬被壤农亡恙,茂草连扉盗自新。
曳杖鹿头时极目,炊烟齐起两州民。
关于诗人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