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兰花

宋代· 李曾伯

行尽离骚国,春深未见兰。
容非隐君子,甘老蕨薇间。

道间苦热

宋代· 李曾伯

火伞漾中漾,炎风撼叶舟。
热几堪炙手,矮莫可抬头。
昼困杯为却,宵蚊扇不休。
清涼一榻地,得此足优游。

福岩再过公安赠行

宋代· 李曾伯

记得桂林临别,劝师紧闭禅关。
又被如来牵率,未容高卧云山。

宿中洞

宋代· 李曾伯

松老傲前岭,梅疏卧浅溪。
避风巢上鹊,唤雨竹间鸡。
野迥夕犹牧,田乾春未犁。
路迢人倦甚,只向近林栖。

水调歌头(幕府有和,再用韵)

宋代· 李曾伯

碾就一轮玉,扫尽四边尘。白乎不涅不磷,千古此丰神。领略常娥体态,寂寞谪仙材调,四海岂无人。安得金丹诀,长驻玉颜春。
镜圆明,冰样洁,水来清。良宵难值如许,何惜且留宾。拟唤桓伊三弄,影转画檐西畔,钟鼓趣残更。肺腑尽霜雪,麹蘖不能醺。

水龙吟(辛亥和吴制参赋雪韵)

宋代· 李曾伯

元英燕罢瑶台,玉妃满地花钿委。山川幻出,剡溪梁苑,齐宫郢里。半点瑕无,一团和就,珠圆琼碎。任谢家儿女,庭前争诧,盐空撒、絮风起。
夜入蔡州城里。问官军、果谁堪比。饮羔烹凤,众宾一笑,直聊尔耳。塞耸玉楼,冻呵金井,属公诗史。更须待大白,浩歌黄竹,为丰年喜。

题孔明白帝二祠

宋代· 李曾伯

安刘事固异危刘,相去英雄二百秋。
火德方中徒僭帝,星营何陨遽亡侯。
草庐龙去存吴恨,陛戟蛙狂遗汉羞。
成败不同俱庙食,宁非霸业结偏州。

定花阻风五首

宋代· 李曾伯

边湖六六片时程,况可篮舆度岸行。
西舫东船从此办,任他风浪与阴晴。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其二

宋代· 李曾伯

白鹭洲边多古寺,翠微阴里尽人烟。当时曾对掀髯笑,今问老龙何处眠。

游千山观

宋代· 李曾伯

自重来岭峤,岂暇访湖山。
缇骑行边了,戎旗护戍閒。
相看群玉外,一笑六郎间。
回首西风静,何愁老汉关。

题冯司法水月书堂

宋代· 李曾伯

水能清亦能浊,月有满亦有亏。
清浊满亏区别,冯君书以知之。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李花

宋代· 李曾伯

昨夜孤村宿,春深人寂寥。
庭前一株李,为我缟中宵。
关于诗人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