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古木

宋代· 李曾伯

古木列官道,春风老干柯。
炎涼知几变,来往阅人多。

重庆阃治十咏·一廉堂

宋代· 李曾伯

九重怀井络,一字侈奎章。
来者思冰檗,其毋顷刻忘。

挽蜀帅赵侍郎 其二

宋代· 李曾伯

西證膏肓急,人推仓扁医。惜哉当局晚,为此厉阶谁。

公在民犹望,公亡事转危。忠魂千古在,近有紫岩知。

五月闻蛩有感

宋代· 李曾伯

南风先自作秋声,蛩尔何知亦早吟。
慵妇机边重到耳,征人塞上顿惊心。
索裘应解寒将晚,彻土须乘天未阴。
闻此休将儿戏看,盍图远略备当今。

宿千坵市晓行

宋代· 李曾伯

夜宿三家市,晨征十里程。
竹舆冲雾去,草屐带霜行。
无犬花村吠,有鸡茅店鸣。
湖南真乐土,邻柝莫相惊。

送戴书记

宋代· 李曾伯

远驭夷涂迈牧之,三霜道路饱驱驰。和风俯趁春迎仗,落月回思夜入帷。

自愧荐衡无好表,不妨道适有新诗。岁艰时棘边臣老,向阙须陈黼扆知。

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

宋代· 李曾伯

迥绝尘埃表,宁无造物司。
鹿驯贪客过,龙老恶人窥。
丹去炉仍在,云生洞愈奇。
归舟天尽际,杖履复何时。

定花阻风五首

宋代· 李曾伯

夜色昏昏带远烟,谁家灯火待归船。
小迟月上风须息,且伴白鸥今夕眠。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宋代· 李曾伯

江湖已老犹为吏,心境俱清即是仙。
聊挹层峦荐湘菊,一时人在小壶天。

题千山观

宋代· 李曾伯

玉笋环星拱,青螺带雾披。
山为天下胜,境占岭南奇。
援笔难穷者,凭阑尽有之。
不因身世累,筑室老於斯。

挽陈勉斋文昌二首

宋代· 李曾伯

忆昨从军辱己知,不图二纪踵前规。
人非城是黄粱梦,地老天荒白发悲。
堕泪忍看羊祜传,伤心徒和魏公诗。
勉旃衣钵芝兰事,传取清风百世师。

久雨之余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二首

宋代· 李曾伯

玉龙飞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
眩得穷儿犹暴富,照教暗室亦强明。
来朝细挹千林色,竟夕都忘万籁声。
不原衔枚蔡州去,铁衣早撤戍边兵。
关于诗人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