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施氏园海棠方盛时觅酒径醉二月九日

宋代· 李焘

染根著色谢天公,破睡犹禁一再风。
为此径须浮大白,老夫元自爱深红。

客怀

宋代· 李焘

久客厌尘土,幽居怀翠微。
只余清夜梦,长作故山归。
菊已开三迳,松应长十围。
晨钟忽惊觉,犹有露沾衣。

长生观

宋代· 李焘

成家得将军,如越大夫蠡。
功成拂衣去,智囊未叩底。

十月过昭觉庭梅萧然已动人意因作二十八字

宋代· 李焘

厌逐游人药市行,暂来心迹喜双清。
疏风细雨荒庭菊,便觉梅花暗有情。

陪大司马游西湖

宋代· 李焘

今朝节钺下楼船,昨夜风涛已晏然。白鹤晴光摇锦席,朱明霁色入琼筵。

长桥候骑天中度,孤屿移舟镜里悬。司马壮游情不浅,风流应并长公传。

观施氏芍药呈同游者

宋代· 李焘

怪底吹残万点红,余妍都在此花中。
攀枝未许风流尽,振袂还知结习空。
杳杳人谁赠南园,菲菲身恐堕仙宫。
乞将新雨酬佳丽,始信青春不负公。

句 其二

宋代· 李焘

瓦屋如案平,金仙閟光景。

题龙鹄山房

宋代· 李焘

已作清时鸟倦飞,杜鹃更劝阿谁归。
似嫌住处犹城郭,不解推家隐翠微。

客怀

宋代· 李焘

壮矣府中县,索如城外村。
墨池今扫迹,石笋旧余根。
风急汉弦断,雨多秦镜昏。
新秋一怀古,情绪若为论。

宋代· 李焘

行亦自劾去。

洞庭

宋代· 李焘

镜面千顷阔,修眉一带横。
湖深有龙蛰,山静少人行。
似与真仙约,都无世俗情。
鸟啼猿叫歇,轩乐有余声。

句 其五

宋代· 李焘

平盖神仙院,武阳山水乡。

关于诗人

李焘(1115—1184)眉州丹棱人,字仁甫、子真,号巽岩。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十二年,始调华阳主簿。历官至礼部侍郎。孝宗淳熙十一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以名节、学术著称,长于吏治,关心民瘼,然终未获大用。博览典籍,著述宏富。纂修《续资治通鉴长编》,用力四十年始成,取材广泛,考订精核。又有《易学》、《春秋学》、《六朝通鉴博议》、《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及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