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王珪
西葬青嵩道,千秋岂复晨。
皇图先与子,庙号独称仁。
二帝衣裳旧,三王礼乐新。
茂陵书奏晚,不及议东巡。
宝缕千祥集,灵符百疫奔。
天人无限福,未老见曾孙。
沈沈三殿燕华绅,云覆端门瑞气新。
昼漏未移天正午,此时兼有日重轮。
迢递金壶漏水长,轮更传点报君王。
诸宫各进进新果,尽著龙床驻夜香。
新供御马可曾骑,青鬣连钱碧玉蹄。
每到殿前祗候驾,金鞍卸下不闻嘶。
选进仙韶第一人,才胜罗绮不胜春。
重教按舞桃花下,只踏残红作地裀。
清晓自倾花上露,冷侵宫殿玉蟾蜍。
擘开五色销金纸,碧琐窗前学草书。
中宫赐雪玉成峰,滴露堆寒冷照空。
三十六窗明月夜,姮娥浑在水晶宫。
临明一阵梨花雨,梦隔珊瑚斗帐明。
后苑乐声催引驾,春衫初试觉身轻。
雪残宫瓦欲生烟,已觉风光变旧年。
应自东皇报春后,又扶君德进忠贤。
摇摇墙头花,脉脉含幽姿。
忆昨颁遗诏,犹闻玉几香。
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
北极星辰暗,三山日月长。
宸游在何处,尚想赭袍光。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