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间晚稻甚盛喜而赋此

宋代· 张栻

我行自喜有胜事,夹道黄云禾黍秋。
闻道今年罢和籴,老农卒岁傥宽忧。

游诚之来广西相从几一年今当赴官九江极与之惜别两诗饯行 其一

宋代· 张栻

游子名家后,天资更敏强。壮怀知自许,远业定难量。

幕府文书简,韦编趣味长。怅然成阔别,音寄莫相忘。

前日从赵漕饮因得遍观所藏书帖之富既戏成三

宋代· 张栻

旧藏自是承平物,新轴收从古道旁。
人间好事戒多得,防有雷霆下取将。

腊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乡台夜归得五绝

宋代· 张栻

道旁老松高拂云,刳心取明彼何人。
说与往来须爱护,雪霜时节看长身。

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

宋代· 张栻

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辟。
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
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
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
定王十里城,处长上见山色。
知谁长在眼,嗟此尘中客。
观风君独暇,延纳到几席。
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
自君之东来,民瘼极探索。
仁言彻九关,宁惧虎豹厄。
诹询遍南亩,民肥吾则瘠。
筑亭一舒啸,逮此百忧隙。
看山傥不愧,隐几亦聊适。
寄语后来者,此意当无斁。

醇叟崇道之丧未得往哭闻窀穸有期辄赋二章以

宋代· 张栻

晚岁浑无事,端居只自如。
冰霜浇块磊,日月老蘧篨。
山寺留题墨,晴窗罢卷书。
从今行岳路,忍复过公庐。

七月旦日晚登湘南楼

宋代· 张栻

又书稍去眼,日夕是微凉。
高楼一徙倚,清风为我长。
渔父荫深樾,归人度浮梁。
仰看河汉明,俯视群山苍。
平生会心处,於此故难忘。
旧闻水东胜,岩峦发天藏。
岂无一日暇,勇往聊徜徉。
民瘼未渠补,况敢怀乐康。
天边云物佳,似复为雨祥。
秋成傥可期,岁晚或自强。
当从农家鼓,一历水云乡。

九日登千山观

宋代· 张栻

清晨领客上巉岩,野路衣襟湿翠岚。
九日开樽仍绝景,西风欹冒且高谈。
地形盘薄一都会,山色周遭万玉簪。
却指飞鸿烟漠漠,故园茱菊老江潭。

和元晦醉下祝融

宋代· 张栻

云气飘飘御晚风,笑谈嘘吸满心胸。
须臾敛尽还空碧,露出天边无数峰。

次韵赵漕 其一

宋代· 张栻

中宵忧岁不成寐,一雨为霖敢自虞。应是行台借馀润,故教均泽及樵苏。

题雉山禊亭

宋代· 张栻

一曲清江正可怜,隔江新竹露娟娟。
好风成我曲肱梦,起看飞云度碧天。

送少隐兄赴兴元幕 其一

宋代· 张栻

出手宁嫌晚,论心本不欺。五年江左客,万里故园思。

肯枉洞庭棹,来寻棠棣诗。固知名义重,岂但慰朝饥。

关于诗人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