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少嘉求贡纲馀茶 其二

宋代· 张栻

茗事萧疏五岭中,修仁但可愈头风。春前龙焙令人忆,知与故人风味同。

舟行湘阴道中雪作

宋代· 张栻

岁晚归来风雪里,有怀端复为谁开。
江清沙白湘阴路,却似当年访戴回。

所思亭海棠初折赠两使者将以小诗

宋代· 张栻

东风着物本无私,红入花梢特地奇。
想得霜台春思满,一枝聊遣博新诗。

前日从赵漕饮因得遍观所藏书帖之富既戏成三

宋代· 张栻

乌云夭矫天欲雨,虚堂美荫共徜徉。
开奁百轴惊传玩,更觉人间六月凉。

腊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乡台夜归得五绝

宋代· 张栻

三年不作山中客,才踏船舷眼便明。
曳杖直登千尺磴,尚欣脚力慰生平。

路出祝融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

宋代· 张栻

我寻西园路,径上上封寺。
竹舆不留行,及此秋容霁。
磴危霜叶滑,林空山果坠。
崇兰供清芬,深壑递幽吹。
不知山益高,但觉冷侵袂。
路回屹阴崖,突兀耸苍翠。
故应祸融尊,群峰拱而侍。
金碧虽在眼,勇往讵容憩。
绝顶极遐观,脚力聊一试。
昔游冰雪中,未尽登临意。
兹来天宇肃,举目净纤翳。
远迩地遁形,高低同一视。
永惟元化功,清浊分万类。
运行有机缄,浩荡见根柢。
此理复何穷,临风但三喟。

赋遗经阁

宋代· 张栻

生世岂云晚,六籍初未亡。
向来言外旨,瞠视多茫茫。
隐微会见独,如日照八荒。
始知传心妙,初岂隔毫芒。
绝学继颜孟,淳风返虞唐。
读书无妙解,数墨仍寻行。
况复志宠利,荆榛塞康庄。
自云稽古功,此病真膏肓。
君家屹飞阁,面对群山苍。
匪为登临娱,牙签富书藏。
邀予为着语,会意讵可忘。
一洗汉儒陋,活法付诸郎。

过高台寺

宋代· 张栻

著屋悬崖畔,开窗叠嶂秋。半攲云榭冷,不断石泉流。

茗椀味能永,竹风声更幽。平生版庵老,得句似汤休。

和黄仲秉喜雨

宋代· 张栻

雨凉窗户好,佳木正阴阴。
畎畎忧时念,乾坤济物心。
引泉聊自照,移竹更亲临。
尚想皇华使,风前拥鼻吟。

与弟侄饮梅花下分韵得香字

宋代· 张栻

日多色愈正,春和天与香。
提携一樽酒,问讯满园芳。
嗣岁诗多思,怀人心甚长。
更须多秉烛,玉立胜红妆。

寿定叟弟

宋代· 张栻

闻说清朝对紫宸,君王侧席屡咨询。
惟应民瘼开陈切,故遣分符验抚循。

送少隐兄赴兴元幕

宋代· 张栻

边塞连关陇,貔貅罢战征。
幕中须预计,堂上乃奇兵。
汉水追前策,秦原忆旧耕。
书生亦多事,慷慨试经行。
关于诗人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