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妩

近现代· 汪东

记芳园联步,绣陌停车,垂柳正青眼。
贳酒南楼下,娇扶醉、轻盈人似花面。
素笺漫展。
爱赋情、词意深婉。
坐相并、不惜淹留久,又镫市催晚。
愁满。
云屏湘管。
怎暗垂蛛网,空涴尘簟。
寥落悲行旅,沧波外、斜阳芳草如剪。
旧游未减。
孟乍醒、人远天远。
这无赖年光,频屈指甚时见

明月棹孤舟

近现代· 汪东

浅掠山眉红粉面。
杏初残、那回相见。
软语无多,分飞一霎,输与画梁双燕。
叶落寒螀空絮怨。
怎弹指、便成秋苑。
步月回廊,看花小槛,只许梦魂依恋

饮马歌

近现代· 汪东

句骊形胜地。
黠虏锋何锐。
一朝援师知。
剑麾旄头死。
夜苍茫。
草色黄。
画角连营起。
万山里

减字木兰花 题湖帆没骨荷花卷。湖帆自云见八大山人墨戏,稍变其法

近现代· 汪东

六郎风貌。
此语轻诬羞不道。
翠盖红裳。
洛浦犹应逊晚妆。
嫣然摇动。
十载词仙曾入梦⑴。
笔底烟波。
涉事惊看柰尔何(八大画每题涉事二字。

凤归云

近现代· 汪东

傍层台,几行远树接江皋。
宿霭乍收,寒气晚萧条。
楼阁冥迷,歌唱四合,隐隐逐风飘。
错认那时都下,朋俦欢会,放镫偏近元宵。
魂飞形役,旌往思迁,蓬蒿过屋,麋鹿群游,六代兴亡,事竟身遭。
西蜀奔驰,北寺归隐,鬓发与秋凋。
幸使老随閒散,博观图籍,破除千种无憀

阳台梦

近现代· 汪东

玉阶閒伫调雏凤。
见人羞瞥微波送。
困来无语倚斜阑,撚花枝独弄。
裁笺传密约,遥指红楼几栋。
晓窥门户却严扃,误触金陵动

鬲溪梅令 题颖华画梅

近现代· 汪东

几番雪里访苔枝。
暗寻思。
未似仙云,摇漾薄铢衣。
绿华来去时。
一奁清影试妆宜。
浅胭脂。
要待芳心,分付玉纤知。
漫教羌笛吹

东风齐著力

近现代· 汪东

残雪初消,和风徐转,㬉意朝回。
游人屐齿,迤逦印苍苔。
是处园林组绣,流莺劝、且酌深杯。
从今始、桃红李白,相趁花开。
宛宛小阑隈。
曾记得故人,执手徘徊。
物华似旧,此乐竟难追。
幸使春江作酒,凝情盼、缓引尊罍。
争知道、浮踪浪迹,不肯归来

画堂春 得故园花讯

近现代· 汪东

小栏花药手亲栽。
怨春常负尊醅。
海棠新报几分开。
落尽残梅。
梦里独穿花径,觉时无限低徊。
兽炉香篆渐成灰。
心字难裁

瑶台聚八仙 陈蒙庵从贞白所索观余所为听歌词,复作一首,邀二君同和

近现代· 汪东

麝散高空。
层梯峭、相随步屧玲珑。
笑围歌阵,寒气变作春融。
急管繁弦挥楚调,乍闻又觉感缠胸。
夜无眠、凤笺暗擘,聊诉情衷。
知音从来易失,叹旧时宋玉,属和谁工。
竟联二妙,惊看赋笔如虹。
明朝更同宴席,怕一曲、霓裳听未终。
新愁起,换数番羯鼓,敲碎琼钟

踏莎行 午日

近现代· 汪东

荐酒菖蒲,堆盘角黍。
家家旧俗同荆楚。
汨罗江畔赋招魂,奔潮犹带回风怒。
天问难酬,国殇堪谱。
遗篇光烛蛟龙怖。
休嗟荃不察中诚,亡秦毕竟由三户

倾杯

近现代· 汪东

恩怨无常,悲欢难料,从来世情如此。
闻君语便似,司马泪湿青衫,愤盈素纸。
纵前欢、拌得而今忘却,未可正芳年,竟抛罗绮。
绣阁深锁,冰弦绝时谁共理。
想数番、求凰心事。
为尽传知音,当炉曾许,誓约千金休换,柰何到此成轻弃。
空伫望零涕。
翻输与、当日虞家,君王骓逝。
临分忼爽歌声起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