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简叙南,即用其重到苏州韵

近现代· 汪东

有笔追韩柳。
问当年、高文典册,竟成谁手。
覆辙相寻今古事,一例雨僝风僽。
四十载、勤劳奔走。
世界终沦成坏劫,似烟云、过眼休回首。
春正好,且相就。
与君患难过从久。
算平生、丹青词翰,箧藏都有。
胜侣星流须臾尽,寥落几人知友。
祗喜得、壮怀依旧。
笑睨沧溟同杯水,蹴昆仑、才比沙间阜。
浇磊块,可无酒

锦帐春

近现代· 汪东

浅画双蛾,屡亲杯酒。
记深阁、相逢时候。
锦屏空,罗袜远,甚惊鸿赋就。
转添僝僽。
隔岁重来,好春难久。
但门径、依稀如旧。
惹鞭丝、萦客袖。
是那人去后。
一番新柳

蓦山溪 和清真

近现代· 汪东

重帘密护,霭霭霏香阵。
素面净铅华,自天然、融朱腻粉。
朝来睡起,约略淡妆,梳蟠髻丫,整钗匀,珠衱腰身稳。
高唐云散,此意谁相问。
腊破渐春回,探从头、几番花信。
群芳遍数,来并玉人,看兰气味,菊精神,兼胜江梅韵

江城梅花引

近现代· 汪东

朦胧残月隐云梢。
度寒宵。
忆春宵。
春色招人,联步百花桥。
可惜欢娱随漏促。
乍风起,卷胥江,催怒潮。
怒潮怒潮送征桡。
鬓暗凋。
魂暗消。
去也去也,去则是、烟水迢遥。
海底千寻,何处觅鲛绡。
泣尽真珠封不得,人睡也,梦相寻,第几遭

尾犯 和梦窗甲辰中秋之作

近现代· 汪东

步绕烛房空,辽海雁稀,难问音息。
秋气萧寥,有吟蛩谙得。
邀桂影、冰奁乍启,泛梨花、瑶尊共拭。
注年欢会,忍看片时,风起荡尘迹。
曲阑依旧在,映月黯黮油碧。
字刻丛篁,想盟言犹识。
最堪笑、阿瞒情苦,世缘深、仙云梦窄。
绣裳霞茜,舞罢细腰谁能惜

金缕曲 亚子招饮凯歌归酒楼,越日北返。用稼轩送陈同甫韵赋赠

近现代· 汪东

往事君能说。
少年场、自呼青兕,比余诸葛。
姻娅何须论琐琐,肝胆交倾冰雪。
恨种种、今余华发。
河北江东三千里,望故人、犹似天边月。
惊岁序,秋萧瑟。
重逢莫道心情别。
看依然、踌躇揽辔,气吞六合。
太息人间春闺梦,无定河边战骨。
要手遏、横流中绝。
明日归来期痛饮,凯歌声、和以参差铁。
歌未竟,管先裂

浣溪沙

近现代· 汪东

蛱蝶穿花漫作双。
不应花后便相忘。
一春光景费思量。
锦褥横陈阳醉酒,罗襦偷解暗闻香。
此情难道是寻常

蝶恋花 衰柳,和清真韵

近现代· 汪东

百草千花零落后。
无复清阴,摇曳穿虚牖。
折得枯条频酹酒。
歌时曾近纤纤手。
插向胆瓶寒不透。
忽讶生稊,渐比眉痕秀。
心到江南人北首。
玉关风物应非旧

凤来朝 和清真佳人韵

近现代· 汪东

净洗芙蓉面。
晓奁开、黛朱试遍。
任苔黏屐齿飞花乱。
后院里、数回见。
一旦巫峰云敛。
海波深、路随梦断。
便肯为伊都拚。
怕不及、旧情暖

蕃女怨 其二

近现代· 汪东

柳垂烟缕如旧样。
婀娜相向。
燕衔书,鲸跋浪。
征夫无恙。
碧云含恨傍高台。
不归来

占春芳 垂丝海棠一株艳绝

近现代· 汪东

花剪彩,丝垂缕,一树映窗纱。
莫道无香堪恨,最怜秀色秾华。
带雨极夭斜。
似胭脂、匀泽腮霞。
美人初出华清浴,犹是输他

宜男草

近现代· 汪东

晓日天风乱鸡唱。
倚层霄、危楼千丈。
念远人、极睇沧溟,心恐从此,扁舟长往。
西家贫女嫁邻巷。
小阑边、晚春同赏。
私告欢、刚去将离,应喜阶下,宜男草长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