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香衾

近现代· 汪东

暮色苍茫凄风紧,久伫立、远睇关山。
记共当初,把著人瞒。
手摘鲜葩做盟誓,似这个、枝蒂相连。
一霎落花风起,两处飞翻。
到此真成没筹布,袖摺里、泪点成斑。
镇日连宵,一味摧残。
便则今生不重会,难到也、简札都捐。
想伊忆著前事,怎地心安

庆同天 申江歌舞之盛,不减往日,感作

近现代· 汪东

舞拥,娇媚,揭天歌吹,同乐生平。
阵云如压,天外远簇旂旌。
望边城。
高台影落沧江畔。
流波转。
直使征夫见。
因悲异地,光景入新年。
几人旋

塞垣春 和清真

近现代· 汪东

乱碧铺新野。
渐暖润、轻貂卸。
风帘欲启,麝煤先烬,心绪难画。
为忆人、变尽头丝也。
更血泪、频挥洒。
系兰情、红笺在,叠成方胜谁写。
长记绮窗前,清才斗、词韵骚雅。
送别已经秋,但悬望朝夜。
怕题将锦字,封寄厌厌,坐石栏桐阴下。
竹叶正堪饮,闷来还独把

忆少年

近现代· 汪东

欢情几日。
离情经岁。
春情无著。
啼鹃纵相劝,负花前期约。
雨后秋千闲罥索。
恨清明、客中过却。
杨丝更牵系,奈夭桃轻薄

纱窗恨

近现代· 汪东

团圞桂影依前好,一轮移。
可怜来向房栊照,是空帏。
别离久更思君切,仗角声、吹落清晖。
免使旁人见,瘦容仪

望远行

近现代· 汪东

画阑遍倚。
行人远、怊怅新秋天气。
小雨收虹,金风摇柳,一霎暮天如睡。
回顾兰房,空抛绮枕忍忆。
旧情香销烛圮。
夜渐深、残叶敲窗耿无寐。
愁睇。
唯堕盈盈双泪。
甚半载、不成归计。
暗洗手、偷卜金钱,其奈祷辞虚费。
待看东海栽桑,怕道久后,地老天荒难记。
誓高歌狂饮,暂图欢醉

凤凰阁 用叶清臣体韵

近现代· 汪东

记花幡裁就,春如绣幄。
玉人云髻篸(去声。
)红萼。
怎向寻桃问柳,郎心轻薄。
故意把、芳盟误却。
流光如驶,早又惊风动幕。
可怜人更怨离索。
秋到也、这些时,客睡难著。
枕上听、梧桐乱落

踏歌

近现代· 汪东

堕叶共苍菭,软衬寻幽屧。
年光迅、早过阳春节。
甚秋虫、也替人呜咽。
乍别。
记凌寒、催送征车发。
悲笳和、一曲骊歌阕。
似萧萧、易水风凄冽。
襟袖冷,怀刺灭。
朝连暮、望眼都成缬。
始知旧来情,总是虚言说。
待他生、更诉冤结

梦玉人引

近现代· 汪东

试登楼望远,林凋暮云积。
顿惹离情,故人断无消息。
服药求仙谩自夸,能驻好颜色。
回辔扶桑,又荒凉斜日。
万言千语诉衷肠,点点泪沾臆。
剩粉零脂,袖间尚留余泽。
人在天涯,应知长相忆。
料伊行纵思归,不会此时归得

早梅芳近 和清真韵

近现代· 汪东

粉涡圆,云鬟绕。
镜匣揩明沼。
簪花匀稳,孤影徘徊试微笑。
稍嫌钏重,更约绒衫小。
叹妍姿惠质,妆罢共称妙。
岁将阑,宴易了。
挥手休重道。
尘飞官路,堠转荒城破寒晓。
怨怀添蕴积,泪眼羞凭眺。
悔当时、聚散何草草

梦还京

近现代· 汪东

画图徽容展看,灯下暗凝思。
口约难凭,臂盟尚在,人隔蓬山,望断千重云水。
杳无际。
欢去匆匆,最忆旧日送行事。
驿柳黄、才可簪髻。
共赠誓。
柳眼枯后归至。
怎经岁。
偻指结尽千条恨,有梦重攀,醒来更分两地

虞美人

近现代· 汪东

碧罗芳草交如织。
因想罗衣色。
双鱼有日到天涯。
为报寻春燕子已先归。
春花开落无人赏。
忍听前溪唱。
欲凭樽酒遣离忧。
恰似抽刀断水水还流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