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玉管

近现代· 汪东

浦溆烟凝,河桥日冷,踟蹰野立忘归晚。
极望征人天末,回首风前。
两情悬。
隐隐神洲,茫茫东海,别来几度沧波浅。
信誓成虚,此后相会何年。
恨绵绵。
痛饮醇醪,把无限、伤心前事,写将数纸回文,其如远道难传。
好春天。
怎凄风寒雨,苦守恹恹长夜,一镫昏惨,蝙拂帘旌,独自閒眠

蝶恋花

近现代· 汪东

醉赏阳春花似缬。
转眼凋疏,已近黄梅节。
旧曲阑干空倚热。
断无寻处閒蜂蝶。
准拟此生终决绝。
但祝文鸳,莫更轻抛撇。
消夏湾头风浪歇。
殷勤替种双荷叶

八声甘州 太白有问月诗,稼轩有词。余复继问

近现代· 汪东

笑一轮常绕地球行,毕竟欲何如。
想其中自有,山河大地,主者谁欤。
共道羿妻偷药,定是昔人诬。
髣髴团圞树,非桂非榆。
既是明明如镜,照今古人物,影亦留无。
值羲和漂溺,光曜借谁舒。
算本只、行星一体,又何缘、名与太阳俱。
青莲后、屡停杯问,月转模糊

金缕曲 其一 读元人杂剧,用罅字韵

近现代· 汪东

日影穿帘罅。
也不须、茅柴斟酒,枯荷包鲊。
检取残编饥堪疗,字字珠玑光射。
笑文体、何分高下。
试看才人无不可,总堂堂、笔阵千军怕。
无此笔,匏空挂。
谁能激壮谁潇洒。
倩登场、衣冠傀儡,颊毫添画。
南曲高生称独擅,杂剧终推关马。
唤羯鼓、凭阑快打。
合得筚琶随村唱,是当年、万口流传者。
时世易,任狼藉

卜算子 遇惠初,别后以词代简

近现代· 汪东

相见只须臾,动作经旬别。
天上人间三五期,云掩团圞月。
小别怨经旬,经岁如何说。
直到残春倚绣帘,看尽杨花雪

诉衷情

近现代· 汪东

背人宛转肯相随。
蓦忽又歌骊。
折柳黯然伤别,再见杳难期。
频望极,海西陲。
是天涯。
为谁消瘦,咽泪吞声,不要人知

金缕曲 为履川画山水,五叠罅韵

近现代· 汪东

坐我苍峦罅。
记渝州、冬春高会,玉盘行鲊。
祅火腾空丸迸落,狐蜮居然工射。
直守待、扁舟东下。
幸有吾庐堪终老,倘过从、风雨心无怕。
人世事,一瓢挂。
淋漓墨汁看飞洒。
笑何曾、山摹黔蜀,蜀山如画。
但愿戎衣能定一,自此放牛归马。
许静听、寒山钟打(吴人昔为诗钟之会,名寒山社。
)。
醉入群贤诗酒社,问谁欤、交到忘形者。
游且卧,枕相藉

荷叶杯 惘惘无聊,读碧双栖词,益增枨触。即用其韵

近现代· 汪东

复阁回廊镫夜。
歌奼。
歌罢欲分时。
紧偎莲脸手相持。
私语度唇脂。
回首了无遗迹。
应惜。
香麝化轻尘。
恩情如旧怨偏新。
虚负一年春

婆罗门令

近现代· 汪东

百忙里。
把新词寄。
偷閒里。
再写新词寄。
点点行行,红笺畔,都成泪。
愁远道、开看泪如洗。
鹃啼苦,春迤逦。
折垂杨、缕缕情丝系。
漫天絮影飘残后,过短巷、怕重伫吟辔。
梦醒事往,杳隔千里。
晚景苍茫,对此。
空想欢娱地。
尽扫欢娱意

浪淘沙慢

近现代· 汪东

检装罢,余寒未敛,从(去声。
)辇先发。
楼角微看,曙色梁间更绕怨阕。
恨历乱、鸣鸡催晓辙。
揽袪袖、独恁呜咽。
柰雾葆、霓旌竟难挽,仙家好离别。
悽切。
探春又近佳节。
怕转眼、春花都飞尽,荏苒怀刺灭。
空四望云昏,魂断心裂。
素笺漫叠。
嗟旧情、无可重留,言说天地摧崩沧溟竭。
看桑海、顿惊鬓雪。
麝香冷、莲丝还寸绝。
誓今后、不忍分携,再见日、柔条绾就千千结

望云间 用赵可韵

近现代· 汪东

双阙苕峣,仙驭往来瀛洲,天恃屏藩。
想觚棱四起,风动星旋。
环佩摇时叠响,铢衣舞罢生寒。
怅尘寰遥隔,羽翼难凭,凝眺潸然。
孤踪自省,寂寞空床,玉壶滴尽更阑。
心似流波东逝,长日无还。
离去正逢花好,归时莫放春閒。
梦魂苒苒,昨宵飞度,绝险关山

蝶恋花

近现代· 汪东

细想当初元自错。
翠羽明珠,直恁轻抛却。
雾障南天风浪恶。
片帆转共杨花落。
十二时中闲摸索。
待不思量,又早思量著。
可恨阿娇情意薄。
为伊憔悴何曾觉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