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词既成,贞白谓不可独阙疏影,因并和

近现代· 汪东

檐敲碎玉。
伴射窗冷雨,来警孤宿。
逆旅光阴,拌著无聊,中宵簟卷蕲竹。
杨琼一去音书杳,怅路绝、关山南北。
甚绣衾、一例禁寒,太息拥衾人独。
还怕千林万树。
几行雁阵起,凋尽芜绿。
一点痴心,欲待秋风,检点江干茅屋。
何时却共西窗下,细得诉、别离衷曲。
忍只将、无益相思,写入小词笺幅

浣溪沙 其二

近现代· 汪东

相聚匆匆月再圆。
相离杳杳隔人天。
余情唯唱想夫怜。
光镜留真何窈窕,电波传语极清圆。
寻声问影已茫然

菩萨蛮 其二

近现代· 汪东

乱山排闼将愁入。
愁心更比山重叠。
燕子带书来。
红笺花下开。
书词多婉折。
暂解眉头结。
风送落花飞。
可能还故枝

阳关曲 题送别图

近现代· 汪东

送君凌晓出青门。
别语悽然酒一尊。
亸鞭径取莫回首,愁杀归时无旧人

金缕曲 其二 屡和陈髯罅字韵,下笔不能已。七叠自嘲

近现代· 汪东

琐琐消閒罅。
偶拈来、词人险韵,味同分鲊。
曼倩俳优元玩世,隐覆何妨频射。
只傲气、不为人下。
呵叱当时鼢婴辈,便穴胸、断脰吾何怕。
余子在,齿休挂。
剖将肝血无从洒。
任悠悠、雌黄月旦,转供描画。
自古文章憎命达,枉说才堪倚马。
茅屋被、风吹雨打。
老去都无周柳思,独稼轩、范我驰驱者。
髯句好,亦时藉

苏幕遮 闰七月转热,闲居即事

近现代· 汪东

小园庭,闲伴侣。
绿暗回廊,迤逦行还住。
墙角海棠娇语语。
嗅取微酸,摘蕊和茶煮。
苎衣轻,蕉扇举。
谁道秋来,未肯消残暑。
天气越添沈闷处。
澹澹斜阳,几点疏疏雨

隔浦莲近 次韵和鹓雏见寄

近现代· 汪东

明镫遥映邃户。
不共如花语。
赖有良朋在,飙轮疾来无阻。
酣醉裀任吐。
閒中趣。
漫把新词谱。
倚筝柱。
斜飞雁影,知人心事良苦。
江淹有恨,况更别情重赋。
轮指繁弦骤迸处。
声声窗外寒雨

浣溪沙

近现代· 汪东

杨柳垂条拂路尘。
莫辞纤手劝离樽。
渭城歌罢便轻分。
无可柰何长忍泪,不曾真个已销魂。
恹恹睡起日斜曛

丑奴儿慢 自题松风泉韵图,寄怀旧友

近现代· 汪东

朝霏乍敛,行处余寒犹噤。
为贪看、千岩奇秀,坐倚菭阴。
断壑浮虹,冷泉飞雨两萧森。
想踪稀到,攀萝磴险,唯遇幽禽。
天半翠涛,飘风时度,吹浣尘襟。
记曾慰、蛮荒客思,同染溪藤,笑指丹青。
故山相约早抽簪。
佳人何在,披图怅想,谁解愁心

万里春

近现代· 汪东

香浓绣被。
不谅孤眠情味。
料琴心、已许相如,只双飞莫遂。
远道三千里。
恐书信、尽沈波底。
算无多、几日春光,恰难寻归计

喝火令

近现代· 汪东

绮席传私语,花笺识小名。
不辞多露夜深行。
还向阆风高处,闲试缕衣轻。
往事都疑梦,佳辰独掩扃。
别来何以报恩情。
早起添香,早起礼金经。
早起自疏心愿,玉体定长生

意难忘

近现代· 汪东

宫柳娇黄。
正纤蛾斗窄,素领披香。
回镫明紫电,斟酒捧清觞。
兰画箑,竹匡床。
听舌转丝簧。
宴渐阑、苔阶露湿,此意难忘。
羁情自怯空房。
只零缣寸纸,暗寄萧娘。
书封千点泪,看后一回肠。
因个事,恼伊行。
劝急整归装。
纵使伊、归期定得,鬓早成霜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