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画墨梅

近现代· 汪东

梦华泡幻醒来看,人世荒荒无物。
招取孤山林处士,伴我图书东壁。
手种江梅,先春曾见,烂漫吹香雪。
嫣然微笑,笑他篱下霜杰(渊明咏菊:卓为霜下杰。
)。
千载唯有花光,扫除脂粉态,寒梅争发。
镂雪裁冰绡素上,点点香飞尘灭。
苔藓生衣,珊瑚动影,老干皴如发。
画成谁赏,一钩天上新月

六么令 七夕,用梦窗韵

近现代· 汪东

玉棱纤手,锦字和愁织。
新凉乍传佳会,来伫星桥侧。
何意凌波无术,偏假飞乌翼。
情丝千尺。
化为蛛网,还被秋风荡无迹。
心寄京华北斗,人更京华北。
遥想此际徘徊,也念南荒客。
儿女阶前斗巧,瓜果冰同擘。
匆匆今夕。
苕苕隔岁,依旧银河暮云碧

苏幕遮

近现代· 汪东

叠花笺,传密信。
四角鸳鸯,四角鸳鸯印。
斜月朦胧期小径。
风漾梧桐,风漾梧桐影。
漫成疑,空自等。
渐数三更,渐数三更尽。
捉得双鬟私借问。
今夜来无,今夜来无定

祝英台近

近现代· 汪东

映琉璃,斟琥珀,情话共深款。
丈室微温,莫放绣帘卷。
剧怜回棹青溪,桃根桃叶,镜中认、旧时妆面。
漫留恋。
遥望天际轻阴,须臾便成晚。
君似孤凰,我似失巢燕。
依稀镫火高楼,临分时语,怕只许、再生相见

秋夜月

近现代· 汪东

轻云乍散。
看露出、姮娥半妆娇面。
记昔时玉阶,同坐开芳宴。
到如今、杯自举,只博一(作平。
)声长叹。
酒底泪珠何限。
空凝望眼。
便付与鳞鸿,说旧愁新怨。
倘果未抛盟誓,待重见。
料归计,身外有、阿谁羁绊。
不是程遥,是伊心远

巫山一段云 其一

近现代· 汪东

玉女投壶急,余杭买酒赊。
仙郎底用饭胡麻。
餐秀吸流霞。
天老羲皇张戏。
图作枕中鸿秘。
六铢衣褪更翾轻。
仪态万方盈

恋情深

近现代· 汪东

七月十(作平。
)三同宴席。
劝金杯侧。
酒阑潜遇桂花阴。
系人心。
星沈河底晓寒侵。
三载绝知音。
此夜玉温香㬉,恋情深

临江仙 其一

近现代· 汪东

别久重逢倾倒极,泥郎小缓罗襦。
歌成得宝意何如。
自惭非玉树,卿恰胜明珠。
性命即今拚付与,此生敢作他图。
名花可要叶相扶(皆隐括卜辞。
)。
丝魂犹未绝,泪眼已成枯

醉落魄

近现代· 汪东

蓬莱宫阙。
蜃楼海上看明灭。
知翁久悟尘缘彻。
话到兴亡,犹自泪沾臆。
箫声慷慨穿云裂。
朅来吴市心情别。
要离冢畔穿双穴。
若过芦中,休把姓名说

撼庭秋

近现代· 汪东

一镫凉焰如水。
撼小庭秋气。
月儿偏黑。
风儿又紧,怎教人睡。
匆匆别去,归期无定,已堪愁悴。
况关河南北。
鳞沈雁杳,寸书难寄

金缕曲 新政府成,废双十节,而令举国狂欢十日。九叠罅韵赞之

近现代· 汪东

俯瞰层云罅。
傍江干、鱼龙阵列,万头排鲊。
炫转镫光交织处,绝似霓奔虹射。
休更忆、武昌城下。
民国于今无遗老⑴,祗烽烟、遍地经行怕。
刚盼到,星旗挂。
陌头寒雨连朝洒。
尽风吹、萧萧黄叶,做成秋画。
击鼓鸣钲疑社赛,闹市也骑秧马。
听处处、秧歌齐打。
一任空厨炊无米,舞交衢、尽是狂欢者。
欢亦可,向人藉

明月逐人来

近现代· 汪东

梧桐庭院。
湘帘高卷。
初更后、玉绳斜转。
桂华影满,徐自升天半。
映彻瑶阶冰殿。
堪叹。
迢遥两地,音书沈雁。
如今向、天涯独看。
坐移暗处,羞避姮娥面。
又见西楼那畔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