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近现代· 汪东

来不须臾,去时又恐音尘绝。
紫箫声阕。
便抵阳关彻。
佯笑尊前,只作寻常别。
罗巾摺。
背人偷熨。
点点啼鹃血

古阳关

近现代· 汪东

坠楼沈水,国色一朝倾。
更有个、出塞昭君,泪纷纷。
荒冢草独青。
更有个、出塞昭君,荒冢草独青。
知音少。
未堪暂见,即分手、持杯向道。
自古富贵繁华等露电,不似长陪燕婉知音少。
未堪暂见即分手,已整顿、金错琵琶,四弦寥亮,请君弹数声。
已整顿、金错琵琶,请君弹数声

胡蝶儿

近现代· 汪东

胡蝶儿。
满园飞。
碧阑深曲画帘垂。
午窗慵绣时。
花下频来往,曾栖带露枝。
春归无处说相思。
浼春留住伊

浣溪沙

近现代· 汪东

愁杀风波妒妇津。
离筵酒薄强沾唇。
杨枝骆马也思群。
堪恨繁香吹作雪,枉怜鬒发委如云。
桥头卖镜有何人

声声慢 读涉江词,和其闻日本败降之作

近现代· 汪东

伶俜身世,漂泊风尘,十年江上偷安。
捷报争飞,起看锦绣川原。
高歌杜陵佳句,卷诗书、收涕成欢。
归计稳,有巴童不寐,夜半行船。
谁道依然留滞,费熏炉重熨,料理春寒。
楚尾吴头,魂随潮信空还。
璇机自深闺思,怎知人、去住艰难。
待剪烛,梦西窗、閒话夜阑

翻香令

近现代· 汪东

微风摇荡绣帘閒。
博山细袅水沈烟。
携纤手,笼香坐,胜百花、气味透芳妍。
凤钗翻动火常然。
怪伊轻把故情捐。
怎才说,相忘了,又挑镫、重和断肠篇

侍香金童 芜湖赭山访滴翠轩遗址,山谷读书处也。回过采石,登谪仙楼,题壁

近现代· 汪东

几两平生,自爱登山屐。
任桃李、吹空春意寂。
苍桧交横修竹密。
滴翠名轩,至今犹识。
吊诗魂,怅望千秋谁劲敌。
故特与、回车寻采石。
酹酒长庚呼太白。
骑鹤同游,谪仙非谪

鹧鸪天

近现代· 汪东

世味都从冷宦收。
松风一为振清讴。
恍疑弘景三层阁,未数元龙百尺楼。
兴废事,古今愁。
卢龙山色也成秋。
塔铃自语斜阳里,曾见降幡出石头

遐方怨

近现代· 汪东

抛玉笛,掩香闺。
髻影髼忪,象床纱衾朝倦欹。
一双新燕绕帘飞。
错教惊梦醒,远人归

西江月慢 月色新得寒琼遗迹八幅,皆设色花卉,秘藏箧中,但述其事。以自绘梅花笺乞题

近现代· 汪东

秦楼凤去,閒过了、踏青佳节。
云髻罢妆梳,新愁难解,妙香空爇。
但夜来、剪取残缣,玉梅传恨,数枝花叶。
问故人、遗迹飘零,偷视泪盈箧。
又岂料、天怜情意切。
似旧日、珠还镜合,珍重徐熙留画稿,付玉奴真诀。
便自想、杀粉调脂,荼蘼开候,细匀轻设。
更莫被桃李,一时春漏泄

皂罗特髻

近现代· 汪东

蚁争触战,叹流徙、蒸民血填沟壑。
蚁争触战,任此生、销铄庭槐下。
蚁争触战,到斜阳、一梦终难觉。
蚁争触战,逞霸图王略。
谁道蚁争触战,向而今、偏恶百千载。
蚁争触战,看青史覆辙资嚬噱。
蚁争触战,问甚时休却

梦玉人引

近现代· 汪东

记年时。
访旧曲左,故城西。
跨水虹桥,几番留恋斜晖。
小径弯环,正绕栖、开满蔷薇。
碧瓦朱栊,放帘幕低垂。
景移人换,闻别去、花事渐离披。
凤纸收将,那堪题寄相思。
浅酌还成醉,心情谁得知。
愿魂梦,两追寻,万一逢伊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