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绣衾

近现代· 汪东

推衾朝起叠绣文。
懒妆梳、鸳镜雾昏。
洛神好、临初罢,凭书床、檀麝细熏。
寸心常似金炉暖,展词笺、犹印指痕。
忆家近、横塘路,望长空、飞过片云

法驾导引 其三

近现代· 汪东

蓬山远,蓬山远,归路隔重云。
去傍咸池朝饮马,回看东海暮生尘。
人世又千春

解语花 宴集丽都,芷町索为个人制词,用清真韵

近现代· 汪东

柔肌映雪,鬒发拖云,飞电明光射。
艳歌瓢瓦。
还疑是、神女梦中采下。
端严秀雅。
动舞影、细腰堪把。
清宴回、微解罗襟,体气喷兰麝。
虚费春游夜夜。
渐游春情倦,初遇姚冶。
丽都分帕。
琴心逗、未许便随司马。
双栖定也。
燕子认、旧时王谢。
拚自今、千遍相思,刚酒阑镫罢

江南春

近现代· 汪东

灯市了,九街沈。
凉风喷酒面,微雪酿春心。
归来难遣迢迢业,聊展香奁和泪吟

双双燕

近现代· 汪东

近寒食雨,料泥湿香融,画堂栖稳。
春阴忽断,便欲故巢重认。
曾访南山小隐。
记宛转、穿花曲径。
镫边镜匣圆时,试与描成双影。
休问。
棠梨吐润。
是若个尊前,共夸箫韵。
当时红友,化作蝶飞莺困。
唯念零脂坠粉。
尚留伴、琴书安顿。
知否堰外东风,盼杀隔年芳信

渡江云 雾中渡嘉陵江

近现代· 汪东

空花浮远近,浅描树色,妙衬水云图。
犯寒临断渚,一片迷茫,隐约听巴歈。
呼舟渡急,渐澹日、穿透丛芦。
回望眸、蜀山尖见,境界涌虚无。
嗟余。
驱驰征道,啸咏中流,敛荒江宿雾。
还记得、扬舲东海,横槊(作去。
)南徐。
如今意气销沈极,对晚风、空想鲈鱼。
归去也,陶潜径菊先芜

应天长 除夕守岁,与家人话歌乐山旧事

近现代· 汪东

香篝续火,轻障护风,萧条暮景相逼。
漫对胶(去声。
)牙饧热,惊心又除夕。
巴山夜,堪细忆。
听暗雨、做成檐滴。
病中话、国恨乡愁,几载偷息。
谁道竟生还,料理琴书,人事异今昔。
炫转射帘灯烛,全家共筵席。
杯行缓,歌韵窄。
待坐守、漏残窗白。
便从此、整顿韶华,吟遍春色

浣溪沙 题采莲图

近现代· 汪东

茜袖微抬玉臂凉。
棹歌声里自相将。
背人偷指睡鸳鸯。
莲菂有心终是苦,藕丝续命可能长。
问卿何意住横塘

瑶台第一层 九日登紫金山天文台作

近现代· 汪东

萧瑟西风,吹鬓影、登临万里秋。
接天波宕,绕城山拥,形势无俦。
蜀关行极险,记佩萸、同此清游。
厌人世,似牧之心迹,危涕难收。
归休。
偶从佳会,啸歌不忘指神州。
万方多事,旌旗云卷,熢燧星稠。
愿逢昌盛际,斗健身、重上高头。
醉凝眸。
看璿玑宵运,露湿衣裘

暗香疏影

近现代· 汪东

映帘疏月。
弄几枝瘦影,梅梢清绝。
正苦忆君,入手光明眼花缬。
如见逃禅醉里,巡檐索、幽香潜发。
怅极盛、能几何时,青子暗藏叶。
应为才丰遇蹇,酒醒恨未了,都付吟笔。
百转流莺,一曲哀笳,可许调羹功业。
高情不共繁华谢。
又恰倩、鹿床相接。
忍剡溪、蓑笠回舟,洒作满篷飞雪

浣溪沙 览祖棻咏怀诗注,题寄

近现代· 汪东

地坼天崩竟见之。
步兵休恨不逢时。
枉教环佩寄微辞。
逃谤从来须止酒,咏怀此日并无诗。
途穷相忆泪连丝

南歌子 泊船菱洲,客有唱莲歌者,乞为新声,作此付之

近现代· 汪东

杨柳随风舞,荷蕖盖水平。
閒时自棹小舟行。
一曲采莲歌罢晚凉生。
苦菂难成藕,浮根易化萍。
不如却待采红菱。
菱刺纵然伤手莫伤情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