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神 和耆卿韵

近现代· 汪东

念凤城、初识双鬟亸。
傍湖堧、两两垂纶浮钓舸。
时光最好清明,到处传新火。
渐樱桃、结子圆红,芳心那。
摘得了、归来卧。
恨佳节、如客匆匆过。
关山远、烽燧急,比翼惊分破。
向如今、空劳鱼目,难写鸾笺,夜永无憀,自拥单衾坐

思佳客

近现代· 汪东

蜀国夫容似锦裁。
新妆约略□红腮。
閒寻池上深深屋,曾斗花前滟滟杯。
莎覆径,露盈阶。
双鸳何日得重来。
生憎明月圆时少,一岁犹能十二回

台城路 咏枯树,和鹓雏韵

近现代· 汪东

绿阴青子苕溪畔,先教杜郎愁赋。
睍睆啼莺,流连戏蝶,往事不堪回顾。
游春味苦。
甚花境全休,草芽方怒。
谩抚修篁,欲参禅语更非故。
婆娑生意尽矣,又支离似此,难中斤斧。
剩叶辞枝,留根障水,几阅江风岚暑。
形模细数。
认夕照明边,乱云堆处。
代少营丘,倩谁同画取

六丑

近现代· 汪东

制幽兰妙谱,倩玉指、朱弦微拨。
调高韵谐,泠泠环佩彻,忽告弦觉。
未讶盟言变,暮春光景,付雨中啼鴂。
云山自此愁千叠。
望眼成枯,回肠绕结。
西楼待歌怨阕。
怕苍凉极处,如意先折。
香寒重爇。
遇飞琼绛阙。
再把柔荑手,头尽雪、沧桑换几尘劫。
叹珍珠纵赐,密函羞拆。
家国恨、掷与东流逝水,自拚长诀人閒世,如梦消灭。
正夜阑、暗数铜壶漏、虚帘坠月

十六字令

近现代· 汪东

逢。
春酒休辞百榼空。
花閒醉,能得几回同

新荷叶 杨园主人有看荷之约,病未能也

近现代· 汪东

颇怪枝头,杜鹃终日悲啼。
我已无家,啼鹃劝我安归。
辽东鹤语,叹人民、城郭都非。
不如萍梗,漂流犹在天涯。
一亩园池。
新荷出水离离。
缭以周墙,蕙兰更满阶墀。
主人情重,肯弹琴、倾倒芳卮。
卜邻有愿,病中先报鹃知

霜天晓角

近现代· 汪东

断无消息。
家在娄门侧。
一色菜花黄处,溪流绕、小桥宅。
月落关塞黑。
箭波舟恐失。
杜宇劝人归去,鹧鸪道、行不得

蝶恋花 病起重入渝州市作

近现代· 汪东

变幻休论当世事。
深谷高陵,只在人心里。
醉踏春阳欢未已。
烦忧从此如云起。
夹岸楼台镫火市。
步步重经,步步伤心地。
一寸山河多少泪。
江南塞北三千里

菩萨蛮 与客围棋,适静霞和菩萨蛮词至,复作一篇

近现代· 汪东

疏梅飞点斜纹褥。
一枰坐对清江曲。
江上晚潮时。
书来知有期。
明蟾堪代烛。
字字玲珑玉。
相见莫嫌迟。
知心心自知

谒金门

近现代· 汪东

风四起。
因壁孤灯摇曳。
泪化愁霖长滂砌。
愁霖还化泪。
遥夜衾寒似水。
犹胜故人情意。
相见时难相别易。
别来无半纸

金错刀 行严居南岸汪山,赋此寄怀

近现代· 汪东

日镕金,水拖蓝。
清溪疑是桃花漳。
彩笺倚恨传新句,纤指留香擘锦柑。
身迫隘,意沈酣。
今吾不乐思江南。
江南谁道程千里,长遣渔舟隔岸探

惜秋华

近现代· 汪东

梦里游仙曳。
烟绡雾縠,相逢惊乍。
飘堕暗香,侵肌细闻兰麝。
悤悤拜了双星,倩灵鹊、填桥同驾。
循池骤西风,怪得莲衣初卸。
珠露任倾洒。
叹炎凉顿隔,秋心难写。
短釭冷,香烬散,独眠深夜。
沈忧替却清狂,又早是、前盟休也。
多谢褪红笺,尚留情话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