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张祥龄
乍解征鞍,又理汉江归棹。不思量、恹恹病倒。今宵欢尽,怕鸡窗催晓。
柳丝愁、恨花偏笑。
东风转眼开了,酴醾须到。约重来、还须去早。餐风眠露,嘱蛾眉休扫。
最伤心、袖边人老。
少年裙屐誇乡国,酒痕衫色。剑阁烟鬟千点绿,甚日归得。
使君名姓在,小儿能识,雨丝如织。别后相思灯下忆,汉水无极。
楼头嘱咐流红,莫匆匆。惯自飘零休恨雨和风。
深杯泪,难成醉,暮云重。又是斜阳西下月儿东。
错把江南作故乡,十年莺燕识王昌。听歌醉酒寻常事,到了而今做断肠。
花亦笑,水都香,甚时重到访吴娘。老怀本自无牵挂,却引閒愁上夕阳。
锦帐朝朝睡。起罢梳洗,落花铺地。帕染燕支红在水。
怕缠绵,总生疏,抛冷际。暗度回廊里。恨明月、照人窗纸。
虎阜山塘才七里。算生平,几人儿,都害死。
斜阳一枕山楼,落帘钩。全仗蕉花栀子做残秋。
寸肠断,歌声乱,不禁愁。牵动谁家心事上眉头。
一箭曾无东向发,沙弥原本不知兵。祭文凄绝将军庙,江岸回头尽哭声。
城南饿死采桑女,又听君王要税桑。山上彩楼风雨夜,笙歌谁念饲蚕忙。
心期未定偏惆怅,深房处处垂罗帐。杯兴到浓时,腰肢无力辞。
春窗梳扇羽,闲坐间言语。碧玉在他家,可怜瓜未花。
树杪泉翻山雨霁,隔城飞到江声。半梯残照乱溪明。
甘蕉修竹,一夜过檐生。
细算佳期将七夕,盼他云里霓旌。晓星东上与阑平。
乌云堆枕,凤鸟任从横。
飘零也愿江南住,天为安排词客处。绮罗无主月窥帘,蜂蝶逐人香满路。
娇红笼绿春无数,送酒征歌朝复暮。轻衫郎面似莲花,团扇妾怀吟柳絮。
吴苑莺花,越溪烟雨,湖山风月谁为主。本图弦管送年华,那期笳鼓成羁旅。
似旧楼台,依然云树,游人只当看花去。绿杨三百九十桥,无桥不是相思处。
张祥龄(1853—1903),字子苾,四川汉州(今德阳广汉市)人。以拔贡身份选送成都尊经书院,即有诗名。后侨居江苏,与吴中名士结词社,又以词名。曾任陕西怀远知县。今从川大图书馆得《子苾词抄》,知其词多半为和作(包括和古人),又喜与人联句,习气如此。诗则取前后蜀诸咏,盖尊经书院月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