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同行陀看月邻霄台寄怀嘿园日本

清代· 陈宝琛

四山如昼见秋豪,便借天风散郁陶。容易一年冬又燠,相望重海月谁高?

阴晴那复知明日,丘壑何期属我曹。灯火山楼依旧在,夜阑欠汝耳松涛。

七月望后陪谢枚如丈山居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自别灵源出,今归未廿春。到门乔木仅,伐石旧题新。

欣厌随人代,成亏了佛因。海风吹短发,且喜未扬尘。

藜观僦居蒙泉山馆以泉水寄饷

清代· 陈宝琛

髫龄食宿习琤琮,老隔云山梦万重。早洁心源何敢浊,遍尝世味几层浓。

书来为喜居新卜,瓶拆遥知手自封。终望及身见清晏,从君啜茗最高峰。

次韵答实甫见赠即送备兵钦廉

清代· 陈宝琛

相逢容易鬓成斑,海峤孤臣亦赐环。一去真同华表鹤,卅年重见太行山。

还君使节蛮夷长,老我生涯木雁间。擅壑专邱犹未餍,可堪尘土涴衰颜?

九月二十九夜大风不寐作

清代· 陈宝琛

狂风如雷不肯停,中有无数寒号声。又疑控弦万骑下,欲曙不曙甘长醒。

去年今日泛舟处,立冬未届昨已冰。大钧失柄五纪舛,不怪四气相侵陵。

何辜道旁冻死骨,谁实阶厉天无刑。神州累棋更幅裂,熙熙贺厦宁异情?

馀生皈佛恋桑下,敢望身及黄河清?团城松栝日相见,输汝历历金元明。

点绛唇 泛舟八里台观荷次子有韵

清代· 陈宝琛

一舸清渠,曙风障断尘阛暑。过云行处,不带些儿雨。

本亦浮家,花欲留人住。无多路。便随香去,收取荷盘露。

和愔仲除夕即用其韵

清代· 陈宝琛

去日堂堂胡不归?晨光献岁更熹微。思艰行在需三鉴,厌乱都人望六飞。

犹有遗臣谁是靡,能知四国岂无挥。危冠到老仍强项,吾道何伤举世非。

海南百果相续多中土所无纪以绝句 其四

清代· 陈宝琛

甜酸毛鲁孤,细棱如水玉。醒酒得两枚,风味故不俗。

俶玉雨中以诗枉存次韵答之

清代· 陈宝琛

深杯泛春愁,隔雨至良讯。陈诗饫二客,自以默相印。

醰醰味谏味,苦涩不禁俊。循蹊试学步,马驽畏牛骏。

瞠乎上水船,辑濯强之进。稊米吁望洋,宝唾敢规瑱?

早尝市甘脆,老渐厌馀馂。饴蜜杂堇荁,可口或蒿菣。

始知蔽体服,不必定纁袗。君诗挟雨快,万斛洗玼吝。

屋山不断泉,风过寒阵阵。侧想灯影外,石供吐莹润。

情惰六扇屏,不眠拨炉烬。

次韵答实甫

清代· 陈宝琛

病橘荒州自负霜,好春如梦剩回肠。鬓丝坐阅恒沙劫,心事烧馀楚泽香。

遗响江湖谁正始?清波亭榭近沧浪。秋来政有跫然喜,莫问漫漫夜短长。

十刹海酒楼望水南张文襄宅后旧种白莲

清代· 陈宝琛

凭栏又过观莲节,隔著红莲见白莲。欲起种莲人一问,明年花可似今年?

沧趣楼杂诗 其六

清代· 陈宝琛

半丸古墨自研平,鼻舌留香比茗清。一鸟不呜蝉亦歇,风廊橐橐榻碑声。

关于诗人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