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王文成书游庐山开先寺闻瑞卿都谏亦往白鹿因简诗题后

清代· 陈宝琛

纪功石侧低徊久,谁见听钟独往时。翰墨于公本馀事,风波当日正孤危。

啸声隔岭如相应,心学逢源了不疑。曾是两贤枝策地,残生鹿洞可重窥?

挈复儿登邻霄台

清代· 陈宝琛

吾年似汝登高日,四海兵戈望中兴。卌载风云随过鸟,一身林壑学枯僧。

此怀正恐儿曹觉,世事元非我辈胜。西下夕阳东去水,朅来凝眺最高层。

十月初十夜鼓浪屿月中

清代· 陈宝琛

出门伤世变,行路觉吾衰。海月萧森夜,风林叫啸时。

潮涛生故习,陵谷后遑知?廿载输顽石,崔嵬是旧姿。

苇湾禊集

清代· 陈宝琛

苇湾昔再至,先雨后过晴。重寻亦雨中,含泪花盈盈。

今来荷未出,雪尽葭始萌。朋欢既一新,物态还迭更。

独喜八十翁,犹能守轩楹。旧游数朝士,约略记姓名。

却怪非花时,命俦顾出城。山春不可即,况更新堤横。

低徊壁上题,迤逦水次行。喧寂各取适,宁复知衰荣?

将诗当禊序,俯仰谁无情?

七月望后陪谢枚如丈山居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岩居名听水,无水亦良佳。秋早蝉声变,林深鸟性谐。

枯禅依绝涧,夜气足吾斋。芝菌朝朝饱,真宜园绮侪。

病退赠医者鸿友县丞

清代· 陈宝琛

十年前识禹川翁,谈笑治疫如拨麷。隔江林子得口诀,时发奥窔开群聋。

君尤高弟早入室,被辟久隶船司空。豁然肝胆吾所契,疴痒渐与家人同。

今年祲疠亘村郭,自夏滋蔓徂秋冬。疏防谁复省敝鬼,一发重险如伏戎。

肢冰额汗脉细促,剩此灵府无霾雺。张目语君与林子,身非吾有惟君从。

君蠲寝食日十诊,处剂甚引千钧弓。药随病转病应药,但有利导无坚攻。

阴消阳息七日复,观者始诧旋知功。由来危事重委制,安得如子谋人忠!

当生使起理固尔,所贵谨慎非矜隆。因思曩事悼予季,匪疾之死医实虹。

恨不得君张一帜,三占从二摧其锋。嗟哉此道亦榛莽,燕石鱼目当途充。

海西药市遍都会,得非空穴宜来风?师传一脉幸广衍,接迹郭玉遥源通。

不材虽寿究安用,晚节何以砭愚憃?

谒假过家人小雄山留题听水第二斋

清代· 陈宝琛

山人捉入官,山水跃过屋。崩岩破云下,压倒数行竹。

溪沙或改道,岸蹊欻成谷。独有千仞崖,长悬三叠瀑。

坐我石床安,饮我茶灶熟。感彼怀久要,愧兹恋微禄。

得归复舍去,既至不遑宿。请留息壤盟,勿为山灵辱。

海南百果相续多中土所无纪以绝句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沙拉生土中,蛇皮色深紫。细嚼清且腴,貌取几失子。

二十夜雨过对月

清代· 陈宝琛

梦醒犹疑雨满山,龙公又放月光还。半规松际吾逾爱,及取东方未白间。

大行太皇太后哀辞

清代· 陈宝琛

手定中兴四纪周,女中尧舜古无俦。冲龄忍见三朝嬗?末命犹廑万祀谋。

危事易言臣自失,狂夫一得圣常收。遭逢元佑无微效,晚绝攀号但涕流。

俶玉以丹午所寄莆荔三百分饷赋谢因讯特舟直州

清代· 陈宝琛

眼明蔡谱稔莆风,筠笼初开见老红。香味不愁三日变,飘摇谁信二州同?

载醪一骑系何厚,报玖盈筐亦已丰。便乞斜川讯坡老,可持闽产较涪戎?

题陶斋雪夜评碑图图后有天发神谶拓本

清代· 陈宝琛

尚书海外访碑回,六代江山幕府开。画舫烟波摊卷轴,名园宾客盛樽罍。

筹边馀事知多暇,集古亲编定费才。可惜不留吴石在,学宫吟赏日频来。

关于诗人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