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渡江

清代· 沈德潜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
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
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

虎山桥夜泊

清代· 沈德潜

渚禽亦归巢,孤舟维野岸。月上霜烟空,寒林白于旦。

犬吠识荒村,泉响缅深涧。清极难成眠,寂寥夜将半。

过许州

清代· 沈德潜

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平畴。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山居杂诗

清代· 沈德潜

焚身缘象齿,累俗为猪肝。与世一无扰,始知天地宽。

药苗随径采,茶灶任童安。行觅钟吾路,空岩问大丹。

雨馀泛舟三潭同厉樊榭孝廉作

清代· 沈德潜

云移高峰峰不定,湖波过雨光逾净。佳人彷佛洗铅华,隔纱微窥晚妆靓。

一枝柔橹苍茫外,绿蓑青笠元真态。不遇南屏孙太初,枯禅瘦鹤谁同载。

轻船准拟泊三潭,鸥鹭为群我最堪。听罢晚钟烟际宿,荷花深处梦江南。

游虞山记

清代· 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过白石翁隐居处

清代· 沈德潜

长湖浩烟波,遥村隐云树。扁舟独溯洄,系缆清溪渡。

荒冈既盘纡,亩丘亦回互。缅怀古逸民,言寻栖隐处。

子孙秉先训,累叶事农务。遗安人所难,世远见贞素。

松楸郁茫茫,清风古来墓。

平靖关

清代· 沈德潜

荆豫分疆处,天然屹此关。断崖通一线,绝顶控千山。

地险风云壮,时清戍守闲。当年龙战日,飞鸟尚难还。

游天池

清代· 沈德潜

山灵招我深,轻策上层阪。
巅顶涵清池,坎艮象成蹇。
水寒鱼不生,穴黝龙疑偃。
想当融结初,天匠费镌铲。
鉴影须眉寒,洗心烦郁遣。
沿缘把垂藤,趺坐藉苍藓。
是时暮樵还,风送歌声远。
云游萝径湿。
烟动僧愁饭。
聊追谢监游,讵同阮公返。
不见青莲花,羽化空遥缅。

自米堆山过钱家磡取道至渔洋湾入昙花庵作

清代· 沈德潜

米堆下林麓,举眼纳莽苍。渔洋卧湖波,远望平于掌。

言经上阳村,微径穿榛莽。篱落午鸡鸣,烟丛人语响。

居民傍芦洲,家家业渔网。逶迤之渔洋,山坳路纡枉。

具区览全胜,背面俱漭泱。昙花隐苍翠,行客断还往。

枯禅礼佛余,清磬出方丈。晤彼静者乐,顿作遗世想。

他年拟诛茅,聊此息尘坱。

江村

清代· 沈德潜

苦雾寒烟一望昏,秋风秋雨满江村。
波浮衰草遥知岸,船过疏林竟入门。
俭岁四邻无好语,愁人独夜有惊魂。
子桑卧病经旬久,裹饭谁令古道存?

景阳钟歌

清代· 沈德潜

老龙觺觺蟠秋草,草根蟪蛄吊昏晓。摩挲犹识永明年,银泥几见乾坤老。

端门鼓漏隔宫闱,梦暖香浓晓不知。殿角星残声乍响,景阳楼上画眉时。

云龙门开移庙主,从此蒲牢卧绀宇。何似铜仙辞汉宫,回望咸阳泪如雨。

关于诗人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