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 其四 时运

明代· 李贤(原德)

风雨其来,息我敝庐。箪瓢屡空,悠哉晏如。庐中之乐,殊彼蓬壶。

清琴浊酒,聊以起予。

和陶诗 其三

明代· 李贤(原德)

才看周六甲,素发已飘萧。况馀几寒暑,不复恋乐郊。

空祝南山寿,南山自岧峣。草木虽零落,春阳发枯条。

人没不再生,日暮还复朝。日暮还复朝,逝者其如何。

魂气将安之,岂复还其家。哀哀执绋人,薤露徒兴歌。

惟有清宵月,流辉照岩阿。

和陶诗 其九

明代· 李贤(原德)

神人有夸父,追日极奔走。穷力在虞渊,斯志终见负。

渴饮河渭枯,涓滴亦无有。弃杖为邓林,空传百世后。

和陶诗 其二

明代· 李贤(原德)

静观万物理,澄心坐南轩。落英已满地,新蔬复盈园。

夜庭来明月,晓屋未炊烟。轮蹄寡来往,简编复穷研。

君子能固穷,吾遵宣父言。请看七十子,谁如回宪贤。

和陶诗 和郭主簿二首 其一

明代· 李贤(原德)

长夏罕人事,移榻坐柳阴。清风时复来,为我涤烦襟。

因之步幽径,呼童携素琴。雅怀当如何,在古亦若今。

留侯善藏用,高风吾所钦。床头酒已熟,与子且共斟。

古来豪杰士,几人遇知音。爱此林泉居,吾已投吾簪。

怀君对明月,情同江水深。

和陶诗 其二

明代· 李贤(原德)

王母居琼台,灵丹注童颜。种桃瑶池曲,结实三千年。

朝游蓬莱岛,暮住昆崙山。方朔今安在,谁从问斯言。

和陶诗 咏二疏

明代· 李贤(原德)

二疏昔见机,解绶同归去。当时富贵者,讵识归田趣。

譬之凤凰乌,千仞见高举。纷纷道傍人,叹息两贤傅。

能以仁为宅,复以义为路。赐金亦云多,君储两深顾。

明此代谢理,匪为邀声誉。行行适桑梓,去去远尘务。

生理不足论,延宾畅情素。知止斯无殆,明哲当早悟。

幸有旧田庐,非无子孙虑。后人继高躅,贤名亦同著。

行路难

明代· 李贤(原德)

行路难,难更苦,孤影飘飘无定所。关河迢递渺天涯,长风吹梦归乡土。

乱石滩中一叶舟,江心白浪风飕飕。剑阁崔巍连鸟道,萦纡诘屈心烦愁。

行路难,难更险,岁月无情何冉冉。山头夕照树千行,天外秋光鸿数点。

对景增离忧,莫作汗漫游。百样艰辛在行路,不如高卧藏林丘。

和陶诗 其七 命子

明代· 李贤(原德)

瞻望前烈,予何能及。艰辛备尝,未有成立。矫性之偏,佩弦自急。

将类卞和,抱玉以泣。

和陶诗 其四 劝农

明代· 李贤(原德)

惟农之业,可以恒久。贤者避世,亦惟耕耦。嗟尔士女,尽力南亩。

租税莫逃,勿为游手。

和陶诗 其一 答庞参军

明代· 李贤(原德)

林下优游,伴我惟书。有琴一张,聊以自娱。尚志伊何,居我广居。

不求闻达,终矣敝庐。

和陶诗 其一 荣木

明代· 李贤(原德)

荣木攸攸,春光在兹。宛其悴矣,孰能恋之。今我不乐,将复何时。

光阴之速,瞬息乎而。

关于诗人

李贤(原德),李贤(1409年1月1日-1467年1月19日),字原德,邓(今河南邓州市)人。明代名臣。成化二年十二月(1467年1月),李贤去世,年五十九。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著有《鉴古录》、《体验录》、《看书录》、《天顺日录》、《古穰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