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 其四 赠长沙公族祖

明代· 李贤(原德)

在昔子骞,人无间言。游于圣门,难为泰山。所以回也,发此喟然。

凡我宗人,孝友为先。

和陶诗 其三 时运

明代· 李贤(原德)

有齿伊随,浴彼流沂。风乎舞雩,薄言旋归。少焉听之,长者颐挥。

寥哉高风,莫予之追。

和陶诗 其二

明代· 李贤(原德)

光阴瞬息去,安得久举觞。食味虽满案,吾唇不能尝。

但念琴尊友,何忍舍我傍。名节幸不失,简册生辉光。

自惭吾之善,何以盖一乡。寂寞泉台闭,长夜殊未央。

和陶诗 其八

明代· 李贤(原德)

有国交胫东,其人年命长。非啖不死药,禀气自异常。

若无奇泉水,必有异种粮。天地共悠久,所乐殊未央。

题宣庙画

明代· 李贤(原德)

芦叶萧萧两岸秋,渔翁垂网在寒流。挥毫自是天工妙,意似磻溪欲往游。

和陶诗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

明代· 李贤(原德)

柴门掩晴昼,往来人迹疏。茅檐荫槐柳,鸣鸟近吾庐。

不为弹铗歌,奚愁出无车。小圃时雨霁,提筐剪春蔬。

有酒还自斟,心与天壤俱。览此山海篇,一一玩其图。

试问风月侣,知我意何如。

和陶诗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树下

明代· 李贤(原德)

同游宰树下,忽感雍门弹。达者悟斯理,遂以悲为欢。

众人闻余言,幡然俱解颜。倾壶共兹饮,人醉壶亦殚。

和陶诗 其九

明代· 李贤(原德)

作诗陶吾情,岂谓观风采。所以句工拙,吟罢不复改。

鲁连耻帝秦,乃欲蹈东海。顾我席上珍,不聘还相待。

思唯正路由,遁世夫何悔。

白头吟

明代· 李贤(原德)

古礼重亲迎,必从父母命。是以夫妇间,所贵惟其正。

生男愿有室,生女愿有家。苟能待媒妁,好合宁有涯。

妇虽由正道,夫犹未可保。谁谓私相从,一心可偕老。

嗟哉卓文君,相如岂负心。妇道既有亏,何用白头吟。

和陶诗 其六 命子

明代· 李贤(原德)

世有显人,吾何为始。伟哉武昌,遗泽千里。皇考继之,载安其止。

仕路有声,闻过则喜。

和陶诗 其三 劝农

明代· 李贤(原德)

旦旦胥征,载隰载陆。零雨既收,淑气乃穆。布谷催耕,千耦相逐。

日既入矣,不遑归宿。

和陶诗 酬丁柴桑二章

明代· 李贤(原德)

作邑有道,俨乎容止。好善惟诚,士轻千里。窃有献焉,慎终如始。

道不易知,民可使由。岂弟君子,忧民之忧。民既乐矣,我心则休。

崇酒于觞,与子遨游。

关于诗人

李贤(原德),李贤(1409年1月1日-1467年1月19日),字原德,邓(今河南邓州市)人。明代名臣。成化二年十二月(1467年1月),李贤去世,年五十九。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著有《鉴古录》、《体验录》、《看书录》、《天顺日录》、《古穰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