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过镇江

明代· 罗钦顺

城兼山势两崔嵬,池受江潮日往来。和雨和烟瓜埠柳,隔江犹解映楼台。

九日确山早发见菊花有感

明代· 罗钦顺

客里重阳也自佳,山城初日见黄花。遥知仲季娱亲处,应念驱驰驿路赊。

贺姊夫杨显正满五旬

明代· 罗钦顺

百岁平分鬓未丝,临风玉树记当时。东方玩世多诙达,端木标科擅说辞。

遗简尚怀庭训在,芳名赢取旦评推。满堂佳客深更宴,绕屋良田几曲陂。

黄菊晚香心共远,紫荆春茂乐偏宜。岩栖有味甘肥遁,天运无情任密移。

华旦新年仍受贺,昨非今是早能知。长生祝罢无他语,仙果终看结子垂。

庆杨光禄尊君太守公八十寿

明代· 罗钦顺

随车两足悬车早,閒中阅世浑难老。见说人歌召伯棠,还闻食有安期枣。

瑞星一点弧南明,高堂箫鼓庆长生。岁律又更新甲子,神仙何必定蓬瀛。

黄梅雨歇薰风度,绿槐阴里华筵铺。珍馔兼炮玉面狸,角觥满挹金茎露。

燕子飞飞清昼长,沈烟霭霭笑谈香。座拥宾朋尽沾醉,舞回綵绣纷成行。

二郎久曳朝天履,承恩暂许供滫瀡。百年盛福陈省华,一代清名杨伯起。

心事优优身转轻,世间宠辱那能惊。未嫌白发三千丈,应看黄河几度清。

示允迪允恕二弟

明代· 罗钦顺

非引勿登楼,楼高近斗牛。俗人那得溷,同气合相求。

至乐存书卷,馀欢付酒瓯。此心浑不妄,溪上有群鸥。

古轩为程处士赋

明代· 罗钦顺

末世争外鹜,弥巧弥丧真。孰知深山中,乃有葛天民。

含淳而抱朴,沈晦以自珍。奉身一裘葛,养母兼鼎茵。

连枝无异爨,比屋有分囷。百金能一掷,趋义勇过人。

高亭既还旧,小轩亦开新。山凝太古色,水泛桃花春。

红尘何由到,鸥鸟长相亲。春秋乡饮酒,雍容见嘉宾。

味梅为无锡钱世节题

明代· 罗钦顺

寒风吹开白玉瓣,暖风吹出黄金弹。入羹味美万口知,伊谁得味初花时。

锡山居士腴能槁,前身莫是西湖老。已爱撑檐独树奇,还欣照水斜枝好。

岁岁花开雪满天,美人绰约当琼筵。仙姿共出尘埃表,素质相忘太古前。

此中真味人稀会,花间不惜朝朝醉。刘毅空称一代豪,等閒鹅炙为心累。

持节瞻云图为符台刘克柔赋

明代· 罗钦顺

马首太行北,孤云渺江东。忡忡刘子心,炯炯如狄公。

大江日夜流,云舒还复卷。王事有程期,游子安得返。

何时拜家庆,春酒碧于油。坐令回首处,变作綵云浮。

归装不自由,图画先春就。稽首附征鸿,封君千万寿。

送少司徒郑公进尚书致仕还闽分韵得水字

明代· 罗钦顺

早年献策明天子,笔底珠玑烂盈纸。便随群彦集瀛洲,还以三长参国史。

綵凤聊依垣竹鸣,白驹不为场苗止。坐惭薄技奉周旋,归把遗经究终始。

瓮牖前头翠色多,棹歌声外清流驶。李渤方怀少室居,谢安又向东山起。

三秋宪节凛冰霜,六馆春风散桃李。已觉忧勤发渐疏,未论冷热官频徙。

分务功高计省堂,赐归恩重尚书履。出处孤踪自不群,卷舒妙道谁能揆。

巢父真成一段奇,仲翁宁擅西都美。请看龙江出祖时,送行车马如流水。

喜邹永章承事来访

明代· 罗钦顺

一杯初把望亭前,万里神交二十年。曾记南塘松与石,眼中今始见高坚。

吴宁庵宗伯家园丝瓜有一蒂四五实者次韵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生祥生到后园瓜,始信天亲积善家。一气分张还共蒂,五行团聚正交花。

题经大手丝成锦,赏泛深杯影辨蛇。灵种只疑传不得,未应无地长春芽。

学古楼歌

明代· 罗钦顺

屈指今年四十五,一事无成心独苦。北斗那得挹酒浆,东风正好亲农圃。

家住西冈地颇幽,门前屋后多平畴。一溪流水去无路,四面青山来入楼。

楼名学古浪标榜,古人实学今谁讲。旦旦趋庭奉起居,时时静坐聊存养。

此心存久还自灵,中和无物如有形。几微极处通天地,呼吸之间具典刑。

平生谩抱区区志,途长力薄愁难致。荏苒如今作弃材,悠悠宇宙非吾事。

学成假使遂行之,要见黎民饱暖时。可能学古楼中坐,妻子啼号付不知。

以兹农圃端须学,黄牯价平添一脚。且种山田且读书,菜羹满釜浑家乐。

关于诗人

罗钦顺(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