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汝砺太守还庐州

明代· 罗钦顺

帆转濡须鼓急挝,儿童骑竹满晴沙。才倾别酒催行色,便有春风管物华。

云气暖通南省树,茶烟清绕使君衙。亦知抚字劳心在,留取功名入世家。

久雨次韵吴宁庵小词二首 其一 临江仙

明代· 罗钦顺

不信东南天也漏,川原渺渺都平。愁闻檐溜短长声。

乌慵兔怯,那肯任为晴。

了事棕蓑披欲绽,青苔坐满南屏。朝朝望阙眼双清。

阳开阴闭,元后亶聪明。

挽封君秦先生同年国声之父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志节居贫见,声光与世延。青衿原有造,玉树晚争妍。

已拜双龙敕,何须二顷田。向来勤仰止,闻讣重凄然。

题许由传说二图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箕山树古白云深,孤冢谁封却到今。历数由来归浚哲,荒塘馀论岂堪寻。

贞母咏

明代· 罗钦顺

朝读贞母传,夕吟贞母诗。母寿今八旬,芳名千载垂。

昔归君子室,心德两相宜。执手奉承说,黄发以为期。

烹凫酌美酒,从容理朱丝。清音正盈耳,桃华犹满枝。

溘乘埃风去,弃我真若遗。哀来无昼夜,昼哭声转悲。

逝将从君往,重结深长思。有身嗟未判,辛苦安得辞。

继体心所切,悬弧事竟奇。深闺寒复暑,长养实勤斯。

聪明自天锡,教诲亦不迟。居然富文学,下笔惊主司。

名题黄金榜,班簉白玉墀。爵位既频陟,恩封遂屡貤。

尊荣倾邑里,光彩焕门楣。盛德固有报,始望那及兹。

彼哉须眉具,长佩纷陆离。当几靡定力,王业何由熙。

人间有贞母,岂得无男儿。贞母宜万寿,非独闺门师。

次韵答郭本宽大尹

明代· 罗钦顺

名题乡榜忆同年,愧以潢污迩槛泉。宦海每怜稀聚首,恩波都幸早归田。

君逾大耋知犹健,我有深杯儗共传。藉草春山如见许,乘槎应不羡张骞。

送大司马张泾川进太子少傅致仕归全州

明代· 罗钦顺

频岁求归始得归,此心惟是老天知。寇公闻望无多辈,白傅风流又一时。

帆向潇湘秋色远,首回钟阜夕阳迟。能将捧日排云手,尽采山中五色芝。

次儿珝祇投赴京作五言古诗一篇送之以致丁宁告戒之意

明代· 罗钦顺

严亲顷辞世,仰蒙恩典优。荣光悬日月,感激无时休。

寸忱思亟展,祇谢当龙楼。奈此多病挠,弥增旷礼忧。

服劳吾儿事,欣然买扁舟。束装戒明发,春江正浏浏。

勇往诚足慰,离绪纷难收。夜堂明烛短,教戒胡能周。

呼童展长卷,为汝书绅谋。直词无润色,情致加绸缪。

敬身第一义,三益资交游。亦既辨菽麦,宁当昧薰莸。

出门路如砥,非义将安由。茶肆与酒市,一迹不可投。

神明扶正直,人道恶轻浮。参倚必有见,洪闸皆安流。

薰风御堤柳,莺声满皇州。金门偻伛入,进止宜详诹。

故人多台省,往见亦奚求。所贵亲德范,庶或聆嘉猷。

旬浃事当竟,有阙勤增修。白云试回首,归兴谁能留。

蓬窗多暇日,还肯惜之不。知新在温故,中弸外乃彪。

阿蒙三日别,议论惊同俦。兹行将验汝,刮目期清秋。

闻逆宦伏诛次澄江公韵

明代· 罗钦顺

元恶端宜具五刑,株连仍睹罢三卿。君臣有道终须正,天日无私本自明。

堪笑李斯空叹犬,若为冯道尚封瀛。中兴合在周宣上,一揽威权万国平。

次郾城

明代· 罗钦顺

渡口孤舟往复频,两行灯火入重闉。途长马瘦饥僮仆,橐有馀粮旋觅薪。

挽封君秦先生同年国声之父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远业开庭训,新封领户曹。养分天禄厚,吟对碧山高。

晨省欢初洽,仙游事总抛。楸梧深马鬣,风雨暮萧骚。

久雨次韵吴宁庵小词二首 其二 蝶恋花

明代· 罗钦顺

祈祷精诚空自许。得势丰隆,肯听风排去。薪米经营谁得住。

舟行却是人行路。

时事关心朝复暮。禹甸茫茫,不见栽秧处。蛛网低垂纷乱绪。

梁间燕子都无语。

关于诗人

罗钦顺(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