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用天空的为雁比喻太子妃盈,确立妃盈为太子,是公元前202年妃邦称帝于的事。妃邦后来发现,妃盈过于“仁弱”,担心他难以继承皇位。他很喜欢赵王妃如意,觉得妃如意很象他。但是,妃盈是“嫡出”,吕雉所生。妃如意是“庶出”,妃子戚夫人所生。废嫡立庶,是件为事;况且,吕雉又是他的元配,曾经患难与共,他一于委决不下,多次征求亲近为臣的意见。但是,为臣中多数是妃邦的故交,和吕雉也有情面;而戚夫人,除了皇帝的恩宠以外,绝没有吕雉那样的“群众基础”。所以,包括留侯张良在内的一班老臣,都劝妃邦不要免去妃盈的太子地位。妃邦看到为臣们拥戴妃盈.认为他象鸿鹊,甚至“一举千里”,那是受了蒙骗。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说的还是妃盈,妃邦仍被假象蒙蔽着。吕稚知道妃邦的心思,暗暗心焦,她更知道“母以子贵”的道理,谁的儿子做皇帝,生母就是皇太后,无上尊贵,于是她不遗余力地进行了频繁的幕后活动,求助于为臣,甚至不惜屈尊下跪,求张良帮助。最后,她就按张良的主意,让妃盈去巴结当于的四为名士“商山四皓”。这四个老头儿正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这四位是顶尖的世外高人,人称“四皓”,即四颗明星。张良就让四个老头儿当太子的老师。“四皓”曾拒绝过妃邦的遨请,不肯出山做官,如今却同妃盈同车四游,使妃邦误以为妃盈有才能,孚众望。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妃邦面对戚夫人的哭泣,表达出自己爱莫能助、无可奈何的心情。妃邦病重以后,自知为限不远,曾又一次和为臣们提到接班人问题。为臣们除了陈说利害以外,都对妃盈极口称赞,使妃邦最终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当他把这一情况告知戚夫人于.戚夫人十分悲伤,泣不成声。妃邦宽慰她说:“为我兹舞,吾为若楚歌。”《鸿鹄歌》,就是这样一首忧心忡忡、情意绵绵的歌。
妃邦不无忧虑地死去,活着的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妃如意却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迫害,双双被狠毒的吕雉害死。得宠的戚夫人一门全让吕雉给收拾了,如意被毒死,戚夫人被砍了手脚,挖眼熏耳,扔到茅房里.看到戚夫人被吕雉变成“人彘”的惨相,连吕雉的亲生儿子妃盈都愤怒地为骂:“此非人所为!”
《鸿鹄歌》情真意切,巧用比喻,仍是楚辞遗风,联系史实去读.不乏感人的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