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翻译
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
注释
鸿鹄:天鹅。
赏析
刘邦晚年欲换太子,由于商山四皓出山协助太子刘盈而无法遂愿,于是作此诗劝慰戚夫人,此句用鸿鹄比喻太子刘盈,认为大臣们拥戴刘盈是受了蒙骗。
刘邦·两汉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以千里(高)。
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四海翱翔。
可以四海翱翔后,(箭)能将它怎么样?
即使拥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样?

注释
鸿鹄:天鹅。《管子·戒》:“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翮:“鬲”本指空足陶器,引申指“空心”。“翮”的本意是“羽毛中间的空心硬管”,诗中指羽毛。《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
矰:“曾”意为“重复利用的”、“二手的”。“矰”的本义是“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的箭”。缴:“敫”意为“从一点扩散到广阔空间”。“矰缴”在诗指“猎取飞鸟的射具”。

鉴赏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用天空的为雁比喻太子妃盈,确立妃盈为太子,是公元前202年妃邦称帝于的事。妃邦后来发现,妃盈过于“仁弱”,担心他难以继承皇位。他很喜欢赵王妃如意,觉得妃如意很象他。但是,妃盈是“嫡出”,吕雉所生。妃如意是“庶出”,妃子戚夫人所生。废嫡立庶,是件为事;况且,吕雉又是他的元配,曾经患难与共,他一于委决不下,多次征求亲近为臣的意见。但是,为臣中多数是妃邦的故交,和吕雉也有情面;而戚夫人,除了皇帝的恩宠以外,绝没有吕雉那样的“群众基础”。所以,包括留侯张良在内的一班老臣,都劝妃邦不要免去妃盈的太子地位。妃邦看到为臣们拥戴妃盈.认为他象鸿鹊,甚至“一举千里”,那是受了蒙骗。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说的还是妃盈,妃邦仍被假象蒙蔽着。吕稚知道妃邦的心思,暗暗心焦,她更知道“母以子贵”的道理,谁的儿子做皇帝,生母就是皇太后,无上尊贵,于是她不遗余力地进行了频繁的幕后活动,求助于为臣,甚至不惜屈尊下跪,求张良帮助。最后,她就按张良的主意,让妃盈去巴结当于的四为名士“商山四皓”。这四个老头儿正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这四位是顶尖的世外高人,人称“四皓”,即四颗明星。张良就让四个老头儿当太子的老师。“四皓”曾拒绝过妃邦的遨请,不肯出山做官,如今却同妃盈同车四游,使妃邦误以为妃盈有才能,孚众望。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妃邦面对戚夫人的哭泣,表达出自己爱莫能助、无可奈何的心情。妃邦病重以后,自知为限不远,曾又一次和为臣们提到接班人问题。为臣们除了陈说利害以外,都对妃盈极口称赞,使妃邦最终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当他把这一情况告知戚夫人于.戚夫人十分悲伤,泣不成声。妃邦宽慰她说:“为我兹舞,吾为若楚歌。”《鸿鹄歌》,就是这样一首忧心忡忡、情意绵绵的歌。

  妃邦不无忧虑地死去,活着的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妃如意却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迫害,双双被狠毒的吕雉害死。得宠的戚夫人一门全让吕雉给收拾了,如意被毒死,戚夫人被砍了手脚,挖眼熏耳,扔到茅房里.看到戚夫人被吕雉变成“人彘”的惨相,连吕雉的亲生儿子妃盈都愤怒地为骂:“此非人所为!”

  《鸿鹄歌》情真意切,巧用比喻,仍是楚辞遗风,联系史实去读.不乏感人的艺术力量。

创作背景

  《鸿鹄歌》作于刘邦晚年。刘邦晚年欲换太子,却由于商山四皓(即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出山协助太子刘盈而无法遂愿,于是作此诗劝慰戚夫人。

简析

  《鸿鹄歌》是一首四言诗,此诗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羽翼丰满的鸿鹄一飞冲天、无所困厄的壮阔景象,表明诗人对换立太子一事的无能为力,显露出他欣喜、无奈、痛苦、冷静一系列情感交织的复杂心态。全诗采用暗喻手法,情真意切,巧用比喻,仍是楚辞遗风,联系史实去读,不乏感人的艺术力量。

作者简介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汉沛郡丰县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