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乐德敬甘肃儒学提举

元代· 袁桷

磅礴坤舆总帝图,手提文印化沮渠。旋宫更问《凉州》谱,尚右时通梵国书。

枸杞夜号端入驿,蒲萄秋落易盈车。飞沙斜日频回首,归雁相迎亦惘如。

次韵仲章过陈氏城南书隐十韵

元代· 袁桷

矮屋参差倚,平芜黯澹看。梦回榆塞远,愁绝翠峰寒。

白发游丝挂,丹心古镜蟠。槐明金琐碎,菊铸玉巑岏。

忆月时看剑,临风复整冠。乡音怜过雁,古调拂离鸾。

去矣歌《招隐》,终焉乐《考槃》。晚知交态薄,老识宦途难。

口腹非真累,毋烦馈一箪。

次韵王寅甫侍读莅醮长春宫

元代· 袁桷

蜕骨棱棱似鹤轻,觚坛危处玉为成。天街正候三能色,云所疑呼万岁声。

气篆通灵归廓落,心章祈岁报清平。金穰上瑞吾皇意,不用神芝朵朵生。

夜读唐将遗事二首 其一

元代· 袁桷

合江雨暗裂珠旗,鼙鼓鼕鼕怒促围。不是帝羓车上去,元戎那得衮衣归。

送虞伯生降香还蜀省墓二首 其一

元代· 袁桷

玉雪祠官貂帽低,笑乘飞雁上天梯。宝幡绣重团金粟,钿合香严印紫泥。

官馔每供千岁鹿,驿程深听五更鸡。流沙可是河源地,摇首扬鞭更欲西。

信州招真观二十八咏 其三 玉帘泉

元代· 袁桷

截玉作明帘,不知帘外事。应有碧眼仙,隔帘见人至。

庐陵刘老人百一歌

元代· 袁桷

昔闻宁王嘉定时,平淮如掌粮如坻。襄阳高屯十万卒,武昌金埒饶军资。

西蜀环山堆锦绣,滔滔南纪喉襟首。峨眉积雪不动尘,玉垒浮云古今守。

当年行都号全盛,翠箔珠帘争斗胜。西湖不识烽台愁,北关已绝强邻聘。

宝庆天子来自外邸朝诸侯,土疆日窄边庭忧。大帅偃蹇藩镇侔,小垒椎剥租瘢稠。

春城弦管暗烟雨,四十一年变灭同浮沤。咸淳太阿已倒持,铜山之贼专宫帷。

楼危金谷山鬼泣,舸走白浪江神悲。老人年周一甲子,至元大帝车书合文轨。

每话承平如梦中,万事东风过马耳。只今行岁一百一,坐阅天地同昨日。

秭归声苦红叶翻,邯郸睡熟黄粱失。门前手种青桐百尺长,笑指截取谐宫商。

少君荒唐方朔诞,不如老人亲见深谷为高岸。我孙之孙为玄孙,翔鸾峙鹄高下飞集骈清门。

凭公欲补先朝事,濡毫更作长生记。

鲁子翚御史分按辽阳作长律五十韵爱其精密予今岁亦扈跸开平因次其韵

元代· 袁桷

象御天街正,乌轮海观升。省方秋戒慎,扈跸岁因仍。

石迸根骈拇,山回势左肱。尘深疑帽重,雾密觉衣蒸。

午顿炊难熟,宵征酒易胜。解鞍心惘惘,执辔念兢兢。

酪水分罂缶,通薪算斗升。皮毛均制服,脂膟或然灯。

统幕迷高下,烽台阅废兴。度关泉水咽,出口月华澄。

狼戾官刍峙,鱼丽餫粟徵。千房云叠叠,万灶墨层层。

列帐排衣甲,行营护棘矜。旆旋环似翼,鼓发去如绳。

斗北瞻红栈,云西指白登。草肥青䆉稏,松耸翠崚嶒。

积雪疑忘象,抟风讶徙鹏。属车攒幄帐,行殿俨茵凭。

白氎时逢贾,朱衣定指僧。翠旄逼华盖,金瓮耀觚棱。

观阙天经界,仪台象纬凭。佽飞拳似虎,铁杖足如能。

竹帛司常焕,丹青职贡增。会朝珠帽簇,锡宴宝卮凝。

陛立齐垂橐,师行陋释掤。广寒通月窟,高爽寄凉橧。

上圣英资异,丁年武德弘。天戈中夜渡,星檄百川承。

同轨严行夏,明禋耻用鄫。别州端首冀,分器定先滕。

德启无疆服,光传有道曾。皇威宣绝漠,阳泽散坚冰。

表正辰居所,渐仁水集堋。庭开下鸣凤,苑废罢飞鹰。

举逸尊加璧,抡材鄙贩缯。邓林搜八柱,瀛海取三凌。

曲学惭绳祖,孤闻赖得朋。沈思云外弋,冥索泽中罾。

客议鸡同鹤,人疑骥聚蝇。濡毫终有思,执简岂无惩。

谓可兼遐迩,胡云立爱憎。清芬兰佩结,芳荐蕙殽蒸。

鸿笔吾诚忝,輶轩子累乘。共知心耿耿,明对发鬙鬙。

马磨谁怜许,龙门共企膺。枚生词过实,扬子德徒称。

盛化乾坤辟,王纲日月恒。麟符昭炳蔚,豹雾骇超腾。

虚白难为绘,空青不受矰。欲追千古笔,为付一枝藤。

伯庸开平书事次韵四首 其三

元代· 袁桷

的的新愁涨碧波,可堪跋马上危坡。明知风伯秋当路,更候天孙夜渡河。

沙碛共传歌《敕勒》,阴山那复见延陀。周廷王会须椽笔,惭愧陈人奈老何。

观閒閒斋红梅次苏公姿字韵二首 其一

元代· 袁桷

腊底飞霙瑞已迟,天将绛雪报清时。施朱可是良工手,补衮端归大雅姿。

溜溜温泉传赐浴,斑斑辱井愧沦肌。闭门已觉寒如许,回首江南竹外枝。

伯庸开平书事次韵四首 其四

元代· 袁桷

马足曾穷五色河,更将舌本品浮槎。新声促轸传三叠,宝构悬铃镇四阿。

短榻雁来愁不奈,小窗人去酌毋多。白头慵作东封颂,愿效诸生赋止戈。

关于诗人

袁桷(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