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滦水秋风词三首 其一

元代· 柳贯

界墙洼尾砂如雪,滦河嘴头风捲空。泰和未必全盛日,几驿云州避暑宫。

次伯长待制韵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扈从上京二首 其一

元代· 柳贯

仗前挏酒进琼脂,翠络金钩向马垂。少宰毡庐初张事,从官鱼笏正书思。

三辰上应旂斿象,六乐中陈鼓吹词。供奉逍遥承御宿,故应燕许擅同时。

六月十五日大雨雹行

元代· 柳贯

日月相斗鹑火中,晡时欲息云埋空。雨脚初来杂鸣雹,雷驱电挟声沨沨。

排檐倒槛挥霍入,犀兵快马难为雄。中休颇意绝崩迸,转横更觉加铦锋。

乱抛荆玉抵飞鹊,恣掷桃核随飘风。坐移向壁防碎首,急卷巾席何匆匆。

上天号令岂轻出,摧残长养皆元功。阴凝阳烁鬼神著,气有至反诚则同。

想兹试手鼓万物,特欲振槁昭群蒙。斋心变貌谨天戒,呜呼生意无终穷。

送朱本初法师赴豫章玉隆宫

元代· 柳贯

锁蛟惟有柱,堕鼠已无家。想到真仙宅,能回俗士车。

露坛春剪柏,云臼夜敲茶。人境今双绝,长吟采物华。

岁暮杂言二首 其二

元代· 柳贯

里中三四友,论交尝莫逆。自我远行迈,廿载成乖隔。

今归仅有存,生理各崩迫。经时不一晤,寐想犹如昔。

闭门风霰中,何以永今夕。不见万松根,濈濈养灵魄。

吾宁独多寿,持遗同怀客。

今体诗六十韵赠饯正傅之官池阳述学言怀见乎辞矣

元代· 柳贯

昔有推乡学,今谁侮圣言。尚辞沦曲艺,执业谢专门。

制锦何妨美,更刀实太烦。爰从王氏作,重喜鲁经存。

集注初刊定,传疑并讨论。七篇贤所训,一贯道攸根。

翼传兹犹准,希踪孰可扪。仁岩顷颓剥,建木泮奫沄。

或者伤麟趾,嘻其状虎贲。走虽名恶子,君岂负诸孙。

直想披吾与,毋徒闯彼藩。律元求秒忽,车用饰轮辕。

堂陛尊卑分,渊泉左右源。缓行惟视履,妙契必亨屯。

固谓炊将熟,终期溺是援。蟾梯荣峻陟,鹏路蔼孤鶱。

正取能充拓,何尝志饱温。银章凌雾雨,朱绂贲丘园。

负弩方前导,乘车且载奔。威行秋浦曲,象动岁星垣。

入署梅花晓,开筵草色暄。琴声春寂寂,帘影昼掀掀。

建德当时国,清溪何处村?再畬宜黍稌,庶植间兰荪。

明府今为政,穷阎自不冤。使民安蜡腊,戒吏绝壶飧。

可得防毚兔,常须苙放豚。马惊连轴折,鱼淰尺波浑。

警静山无盗,年登社有膰。鸡窠对翁稚,肉谱系仍昆。

拊己心惟小,趋风礼更繁。加笾荐庭实,敛板候戎轩。

勿枉中怀璧,宁甘右属鞬。因游问花柳,须暇采蘋蘩。

客梦西堂句,宾筵北海尊。神应歆岂弟,世岂混昭昏。

稳蹑飞凫舄,徐升画鹿轓。胸中五色线,天上九重阍。

补衮功诚著,观书眼未眢。葆光非匿景,绝利不离源。

有客愚溪柳,其人太学蕃。方时征汇吉,自信括囊坤。

化瑟迟当改,樵枰看屡翻。先机轻绛灌,未患稔晁爰。

此岂犹堪出,子将矢勿谖。采芳留晚节,曝背负朝暾。

独幸联衣袂,频容渍酒痕。亲仁情正切,惜远思如燔。

薄赠将吴纻,佳占献楚焞。瞻云渺江汉,掬月在瓶盆。

生色滋融盎,清光与吐吞。各持脩省事,永慰别离魂。

列辟无前绩,先师罔极恩。名山严泰华,大器属玙璠。

法古承三统,书年表一元。荣枯徵断简,消息候微萱。

避弋齐缥凤,惩羹忌染鼋。谗夫行似蜮,君子化为猿。

计熟非稊稗,维丰俟芑穈。短篇墙及仞,企望倚昆崙。

洪州歌六首 其五

元代· 柳贯

女儿头戴角冠攲,匌叶垂垂亸鬓齐。十里来城肩担重,新晴菜把贱如泥。

次韵鲁参政观潮

元代· 柳贯

怒潮卷雪过樟亭,人立西风酒旆青。
日毂行天沦左界,地机激水出东溟。
倒排山岳穷千变,阖辟云雷竦百灵。
望海楼头追胜赏,坐中宾客弁如星。

舟中睡起

元代· 柳贯

影入船窗隙日升,霜衾惊梦却青绫。一官朝右宁非客,十月漳滨幸未冰。

江驿比来无雁帛,水乡随处有鱼罾。食贫黾勉萦微禄,消得山灵笑负丞。

荆门

元代· 柳贯

河塘底里通涵管,宣泄堤防计未迂。大抵成功摇末议,却将失得较锱铢。

次伯长待制韵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扈从上京二首 其二

元代· 柳贯

山围黑谷翠漫漫,独许词臣息马看。跸道云开朝采正,蹛林风定雪华乾。

赋成特赐麒麟罽,宴出初擎码碯盘。岁岁八州人望幸,钩陈旗尾认朱竿。

寒食日出访客始见杏花归而有赋

元代· 柳贯

京华尘土春如梦,寒食清明花事动。偶赊佔毕数日閒,似释赪肩百金重。

今晨访客出城东,马上风来乱吹塕。秾桃靓李杳然空,山杏一梢红耸耸。

浮晖满树岂饶春,丽色迎人太矜宠。后皇赋命几何偏,早秀迟荣徒倥偬。

娇姿不并岁寒看,残香祇作篱根拥。物情如此乃自嗤,一官坐得三年冗。

乌腾兔走苦相催,老矣鬓丝今种种。紫凤怜渠短褐穿,白鸥负我归心勇。

故园梨雪想缤纷,月下有樽谁独捧。涓滴长令酹颗蓬,何用百家营守冢。

寄声为谢歌泥中,补兀吾犹完趾踵。

关于诗人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