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严御史府,荦荦聚英彦。计今玉笋班,显者半郎掾。
居中密告猷,治外详论谳。我游朝士间,闻谈辄心羡。
胡为三十年,负此一破砚。子昭每相过,开口奇自见。
弘壁本不赀,况复加藻荐。安能辞富贵,尚欲志贫贱。
平明借马出,向夕拥书倦。去年参元火,可贺亦可唁。
端公坐南床,爱士诚眷眷。屈君廉访幕,首路走淮甸。
生平书檄手,妙在巧裁剸。谁无扰狱市,勿使滋蔓延。
平反奉慈母,欢喜洁羞膳。君子既得舆,小人将革面。
想当治曹暇,稍稍事游宴。试茗蜀井冈,看花竹西院。
古思浩无边,新语时一转。定怀京游旧,寄赠比黄绢。
交情二纪馀,此别良缱绻。往时媚学侣,散若风蓬旋。
今我亦老丑,尚复把经卷。分襟各回首,絮点杂花片。
重来都门道,迎子十乘传。
君不见帝婿王家宝绘堂,山川发墨开洪荒。重江叠嶂诗作画,东坡留题云锦光。
又不见后身松雪斋中叟,伸纸临摹笔锋走。楼台缥缈出林坳,芦苇萧骚藏泽薮。
白云飞不尽青冥,百丈牵江入樊口。墨花照几射我眸,我为搴芳歌远游。
胸中是物有元气,世上何所无沧洲。我疑此叟犹未化,瞬息御气行九州。
五山四溟一觞豆,琐细弗遗囊楮收。故能援毫发天藻,不与俗工争丑好。
楚山云归楚水流,万里秋光如电扫。拈来关董散花禅,别出曹刘斲轮巧。
披图我作如是观,毛颖陶泓共闻道。呜呼相马亦相人,驽骀岂得同翔麟。
舍夫毛骨论形似,如此鉴赏焉能真。后来有问延祐脚,意索举似吾方歅。
元贞元二祀,我颐未垂髯。吴游一长铗,欲以钝为铦。
跻攀群公间,跬步限堂廉。在我履藉正,从渠藩级严。
维时许与分,金缯不徒兼。坐中清观氏,颀身高帽檐。
倾怀指道要,恐此后益歼。我戆但耳受,语味讵能餍。
谓方偶升运,岂遂叹中淹。寒暑三纪馀,往来如痎痁。
清观已下地,白发我日添。徵言骇今见,信若龟兆占。
斯文大圆镜,有目人得觇。奈何复反剥,不遗洪入纤。
朅来豫章城,束口类遭钳。听谈虽亹亹,闭息但厌厌。
道逢美少年,进止一无嫌。揭子为我言,其人详视瞻。
家微百金产,架有群书签。煌煌定武宗,缅彼世泽渐。
清观我故友,有子在穷阎。技富愈思蓄,时来当发潜。
我为想颜色,覆鉴并收奁。那令毁龟玉,不卒举鱼盐。
促坐席屡改,风回雨飘帘。寒厅恶草具,觞至时一拈。
旋看养花法,赖人加盖苫。虽承天泽滋,更畏夏光炎。
又闻日月华,西沦则东暹。藏景閟阳曜,出幽悬素蟾。
木功能拯涣,地道有流谦。育材我岂敢,赠子以安恬。
我歌实激烈,谁为晰与黔?迟归絮我酒,宿草尔其沾。
圣人御世具,黜陟用明幽。恒持万里见,若与一室谋。
滇池徼西南,疆理亦中州。皇明所照烛,犷强悉恬柔。
缅怀国利器,爵禄乃戈矛。稍乖铨鉴宗,将贻茧丝忧。
况提天官书,往即外府筹。考择命词臣,得无慎其由。
翰林文夫子,见谓能言流。受词别知友,大斗釂不酬。
襆被辞夜直,出门戒晨驺。选林古所难,此事若冥搜。
岂无甲乙簿,珠砾同一收。施施处士议,劳劳城者讴。
太史制褒贬,在子用春秋。将令周道正,皇恤楚人咻。
循吏果再见,斯民庶其瘳。得结数十辈,参错置边陬。
上以昭王度,下以振儒猷。吾徒分阸远,被服在林丘。
宁塞洮河外,甘州瀚海隅。羌髳通别译,封域界中区。
氓俗风丕变,王灵德诞敷。粤初联吏治,近亦好文儒。
左学将兴蜀,西庠昉自虞。怀章烦远役,鞭马戒前驱。
驿路争迎传,关门不用繻。水经张掖弱,山对贺兰孤。
禹凿班班迹,豳诗往往图。发时梅未萼,上日草应刍。
元宰亲加豆,诸生肃咏雩。职司虽翰墨,佩服已银朱。
会睹天荒破,端令士气粗。槎明星是客,乡大酒为徒。
请播言斯在,居夷圣岂诬。高才每流荡,平世匪崎岖。
只作三年梦,须轻万里途。旃庐春袭袭,笳管晓呜呜。
浆滟葡萄椀,馡寒翡翠炉。新篇多慰意,许可寄《潜夫》。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