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五首

元代· 方回

齐侯北海楚南海,匹马扁舟我过之。
一事略如陆务观,囊中真有万篇诗。

次韵汉臣闵口渡

元代· 方回

岁月匆匆雁往回,马头西去又东来。
不知自有乾坤后,几度芦花谢复开。

追次仇仁近韵谩成三首

元代· 方回

风云乘变化,微贱忽公孤。
内足穷过达,多求智返愚。
谈锋椎衍奭,笔阵扫孙吴。
时彦当如此,吾归钓雪鲈。

紫荆花

元代· 方回

疏枝坚瘦骨为皮,忽迸红英簇紫蕤。
娇女乍看齿生液,分明茜糁缀饧枝。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 其一

元代· 方回

小楼欲下怕泥行,春半曾无十日晴。老眼看花如隔雾,只消卧听卖花声。

皇甫巨川父年八十八母年八十四歌

元代· 方回

屈二指兮郎罢九秩,虽则九秩兮髯犹如漆。
梁之郊兮黍稷栉栉,父曰儿归兮吾督汝銍。
加六算兮圣善九旬,虽则九旬分发犹未银。
汴之水兮鲂鲤鳞鳞,母曰儿归兮我甘汝珍。
夫妇偕老兮古无此比,父母俱存兮今谁其拟。
禄养于南兮云胡不善,汴梁言还兮昼锦乐只。
二老有子兮又有孙,寿且康兮施及后昆。
逮老及彭兮永贞厥根,泽诗薰书兮益大宁斋翁之门。

送汪庭芝高士如严州

元代· 方回

四海无家只一身,桐江西上访仙真。
七年太守吾聊尔,况汝穷山管道人。

七十翁五言十首 其十

元代· 方回

紫阳山下住,问字足儒生。鲜果枝头熟,新醅瓮面清。

学师朱仲晦,诗友许宣平。焉得孟能静,沧浪共濯缨。

饮天庆观即席赋吴体

元代· 方回

寂静日月白云乡,漂摇湖海厖眉郎。
壁间犹见画龙在,柱表不闻归鹤翔。
杯酒新竹与风色,炉熏异花无此香。
索茗浇渴上马去,绿树含雨山苍凉。

送陈正之三首

元代· 方回

婉画循中道,廉名集美誉。
只知能解事,元为饱看书。
用法何庸尽,颁条本自疏。
酂侯端许继,不问吐茵车。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

元代· 方回

青梅未了已朱樱,春尽曾无十日晴。
稍欲出城问蚕麦,生愁城外杜鹃声。

婺源道中

元代· 方回

盘山莫讶去程赊,风俗真淳尚可嘉。
行客门前方下马,主人店里已烹茶。
百泉怒喷常疑雨,万木阴森不见花。
倚杖苍崖忆何事,白云深处晦翁家。
关于诗人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