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张翥
趺坐对禅镫,江风浪几层。还从鹤城路,去访虎溪僧。
湖晓星浮石,岩春瀑断冰。吴中却回日,应老旧池菱。
魏郎应得庭圭法,未数松泉与雪堂。万杵熟胶香入剂,一螺点漆黑生光。
抡材合致图书府,留价争倾翰墨埸。我有诗囊须剩袭,草玄归去老山房。
北风吹雪浩漫漫,晓出津桥立马看。春入上林花树早,水连平地海波乾。
金城万雉微茫湿,月阙双龙赑屃寒。今日天颜知有喜,紫宸朝下散千官。
蜀冈东畔竹西楼,十五年前烂漫游。岂意繁华今劫火,空怀歌吹古扬州。
亲朋未报何人在,战伐宁知几日休。惟有满襟狼藉泪,何时归洒大江流。
雨后风何暴,藏舟古岸阴。早霜红树遍,残月白河沈。
鸥泛乘长浪,狐跳没远林。人生信淹速,那敢易初心。
自是仙家春日迟,紫绵无数袅柔丝。凭君多置看花酒,肺渴如今似漏卮。
潮落潮生沙岸头,布帆来往几经秋。山川如故人何在,天地无情水自流。
败垒荒墟非昔画,野烟寒照总新愁。只应千古清淮月,曾照东坡此唤舟。
君不见岳阳城南老树能化人,又不见草中巨石如卧虎。
树逢仙客授还丹,石误将军箭飞雨。海宁太守提健笔,与丹通灵箭角力。
山精木魅寒睒䁑,千年丑怪匿不得。衔瘤半裂雷大出,隐入云绡露奇迹。
猝然一见心胆惊,气尽画工俱辟易。挂之高堂风动摇,古色一片秋萧萧。
待候砚池卷东海,归写扶桑与沃焦。
当年见明月,不饮亦清欢。讵意有今夕,照此长恨端。
近闻钱塘破,流血城市丹。官军虽杀贼,斯民已多残。
不知亲与故,零落几家完。徘徊庭中影,对酒起长叹。
死生两莫测,欲往书问难。仰视云中雁,安得托羽翰。
凄其衰谢踪,有泪徒汍澜。山中松筠地,弃置谁与看。
河汉变夜色,西风生早寒。累觞不能醉,百念摧肺肝。
九曲池平带蜀冈,吴公台远隔雷塘。閒寻遗迹怀千古,迥立高丘望八荒。
黄落山川秋广大,青冥风露日凄凉。一尊不慰登临地,朔雁南云恨更长。
都门柳色绿纷纷,惆怅南园此送君。䫈海驿程须给传,国朝字学要同文。
鼓来野庙迷蛮鬼,火燎山田落瘴云。藉有槟榔与藤酒,冷官聊复送朝曛。
寒漏明,时一聆。夜长不能寐,月色明阶庭。西风落叶争秋声,鸡啼未啼霜满城。
城中有思妇,正促征衣成。东家西家砧杵急,使我起坐时时惊。
归心如废弓,屡折不可檠。寒漏明,时一聆。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