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道出芗城将访新安希颜王徵君不果有作奉寄

元代· 刘崧

五老山人白锦袍,十年不出卧江皋。春前早喜传佳句,座上何因倒浊醪。

落魄由来知传癖,凭凌犹自想诗豪。杜陵抱病犹耽饮,庾信还乡且赋骚。

欲叩柴门看野竹,直愁寒雨乱庭蒿。江通值夏波澜阔,山入芗城紫翠高。

作客共怜双鬓改,怀人谩使寸心劳。凭谁寄语溪南树,准拟秋来系小舠。

十二月十日出金原道中

元代· 刘崧

水南羁客望春归,日暮茗园野烧稀。知有陂塘应不远,一双野鹤傍山飞。

予自去冬闰十一月遣人还泰和迎候余弟子彦与

元代· 刘崧

稚子家人俱可怜,江南烟水路绵绵。
开船好是烧灯后,下马何由醉眼前。

古诗九章赠别郑同夫 其五

元代· 刘崧

明月何皎皎,流辉青天中。美人褰碧幌,汎若晴烟空。

露下白玉团,乌啼金井桐。永怀君子心,寤寐向秋风。

道远而别多,烦忧郁忡忡。焉知南园下,昔日桃花红。

君看旧行迹,一一生蒿蓬。

题胡思斋水禽墨戏四首 其二

元代· 刘崧

谁与传符敕,游时水自开。江湖风浪恶,不见绣衣来。

宣溪饯李提举一初席中和王子让韵

元代· 刘崧

客有东归思,维舟向浦桥。江声翻石面,云气拥岩腰。

怅饮淹泥潦,归程问野樵。骊歌莫催发,晴景在明朝。

承家兄自石城南归消息述赋五首 其三

元代· 刘崧

稍出蓝田见暮烟,徐坊迤?下雩川。防夫夜筑缘山寨,逻卒时遮下水船。

风急妖尘侵岭外,日斜戍鼓起楼前。出滩行李从萧索,愧尔长年剩一钱。

忆昔行美达监州

元代· 刘崧

圣王端居总四夷,黄河妥帖东南驰。
明明政化若流水,祸乱之梗谁阶基?咄哉事变异往昔,簧
鼓邪说非寒饥。
嚣然挟兵起田里,诛杀长吏为妖魑。
绛缯烈火照山谷,摧陷焚劫何纷披。
绝淮渡江徇楚荆,千里一概同倾危。
汉江宫树三月赤,黄鹤低逐南飞鸱。
达官贵人履霜露,宝玦夜坠珊瑚枝。
荒山日落骐骥病,极浦天寒鸿雁悲。
南平百里据平衍,岂有险阨当城池。
红尘一骑传警急,白日万口悲流离。
我侯世臣之子孙,出监兹郡贞而慈。
愤呼欻起艰危际,挥斥义勇如家儿。
指天出誓肝胆露,飒爽风吹玄武旗。
内防外拒张筹策,恩义结民民感之。
鼓声彻云战斗出,往有死志无生期。
坐开黄堂受俘馘,太守自拥将军麾。
风霆气震随阖辟,泰华壁立无偏欹。
旌旄不动晓色净,刀剑错出天光垂。
帐前耽耽立虎兕,府中矫矫趋熊罴。
苍茫杀气薄云汉,雁隼奋击当其时。
龙洲沙平万马集,草中白骨高于坻。
穷冬霰雪自摧厉,晴日柳梅俱华滋。
此邦不随风景异,阖郡实荷贤侯私。
上连崆峒倚南极,下决淦水开东陲。
风尘岂止廿四郡,平原义士真吾师。
褒功会蒙天子诏,颂德早见邦人祠。
我瞻四方何蹙蹙,经济允藉英雄姿。
时平抚事增太息,再歌忆昔陈苦词。
意长歌短不自已,太史万一观民诗。

往游流江坐溪南追忆如川隐君感赋三首 其三

元代· 刘崧

白白新梅树,青青旧桂林。碧云幽巷晚,残雪小斋深。

客去犹悬榻,人亡欲绝琴。凄凉风雨夕,灯影照华簪。

归次杨林

元代· 刘崧

汀树重重转,江船稍稍移。浅沙惊欲荡,逆浪故相欺。

风起占鸦浴,云飞信马蹄。凤山明月好,应怪客归迟。

晚酌胡守中湖亭同旷伯逵赋二首 其一

元代· 刘崧

杨柳中间一草亭,石桥流水带回汀。日含细雾明丹阁,雨逐凉风入翠棂。

萍底霞翻鱼漾鬣,竹间雪堕鹤梳翎。楼台北渚催残景,烽火西山隐落星。

和灵隐蒲庵长寄二律 其一

元代· 刘崧

驻锡龙河近冶亭,一池蒲草座中清。真僧渡海求书偈,朝客圜门听讲经。

即物悟空心自寂,随缘出定眼长青。法台曾證人天会,几绾袈裟觐紫庭。

关于诗人

刘崧(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