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元代· 戴良

皎皎云间月,濯濯风中柳。

一时固云好,相看不坚久。

我昔途路中,谈笑得石友。

殷勤无与比,常若接杯酒。

当其定交心,生死肯余负。

一朝临小利,何者为薄厚。

平居且尚然,缓急复何有。¤

题爱柏轩

元代· 戴良

瑟瑟凉野风,竦竦寒城木。

风劲木亦然,受命一何独。

岁物已沦伤,高标谁赏录。

偶荷主人恩,开轩向城曲。

老枝扶户吟,密叶停窗绿。

遂忘孤生悲,行享后凋福。

有客政迷方,振衣时踯躅。

愿为柏上枝,托荫归君屋。

感怀(六首) (以下《鄞游稿》)

元代· 戴良

索居将永矣,浩然怀故都。

故都何处所,限此江与湖。

时时起望之,风波缅前途。

独见双飞燕,连翩还我庐。

我庐有丛菊,近亦开几株。

恐从分别来,灵根日就芜。

请为语比邻,蚤把恶草除。

恶草除已尽,叹息复何如。

九日感伤(先人下世忌)

元代· 戴良

常年九日倍悲秋,况在长途独倚楼。

手种白杨何处是,头簪黄菊此生休。

悠悠岁月只添老,靡靡湖山已倦游。

只有思亲双泪眼,寒江忍付水东流。

送刘仲脩

元代· 戴良

名都郁佳丽,公室兼弘敞。

缤纷集时彦,衮衮归世网。

若人固忠勤,受命逾震荡。

藩国简车徒,边亭巡境壤。

道途邈以敻,山川修且广。

月宵抱影息,霜晨流念往。

仰看零露团,俯听悲风响。

景物劳梦思,驱驰罢心赏。

去水无回波,长途有徂鞅。

临分恨莫留,搔首独长想。

赠别汪定海(二首)

元代· 戴良

前舟已云发,后舟更谁待。

春事动江皋,客愁满山海。

别晷只须臾,会期知何在。

亦既违素心,安得颜不改。¤

至胶州

元代· 戴良

自入东胶路,乡邦此地赊。

人悲西候日,帆乱北溟霞。

民俗农为业,州城土作家。

驿楼何处是,庭树暮栖鸦。

念姊

元代· 戴良

淮阴古壮士,甚感漂母情。

而况我同气,由来恩爱并。

一朝遭世患,舍之以徂征。

惟当欲去时,涕泗下交倾。

荏苒岁年莫,两鬓各星星。

每念焚须事,怛焉心内惊。

老去成飘荡,所志在偷生。

顾往申申詈,詈我久远行。

我欲喻中怀,独有弦歌声。

弦歌清且悲,一鼓泪已零。

再鼓三叹息,四座不忍听。

可随晨风去,长跪陈素情。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元代· 戴良

圭玷犹足磨,甑堕不可完。

素行有一失,诚负头上冠。

孔门诸弟子,贤者是曾颜。

超然季孟中,穷达了不关。

我尝慕其人,相从叩两端。

形影忽不及,咄咄指空弹。

取琴置膝上,以之操孤鸾。

寸心固云苦,中有千岁寒。¤

白纻歌

元代· 戴良

阖庐宫中夜挝鼓,宫树乌啼月未午。

玉缸提来酒如乳,白衣成向君舞。

美人醉起行步难,腰间珂珮声珊珊。

肯缘娇爱减君欢,宝钗堕地不敢言。

宫中门户多无数,君恩反覆日几度。

明朝重着舞时衣,心中已道不相宜。

赠别汪定海(二首)

元代· 戴良

故人忽已别,兀兀吾何适。

暮投甬东路,不见往来迹。

古寺静修廊,空斋冷虚壁。

独有阶上苔,犹如旧时碧。

寓昌乐

元代· 戴良

淮海来时路,东西几日程。

一年行万里,数口托孤城。

邯水方驰箭,崤函未罢兵。

余年已无几,坐此欲何成。

关于诗人

戴良(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