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行送人作郡

元代· 戴良

湖州岁岁修城堡,敌骑时烧城外草。
城外居民如野鹿,目暌暌兮尾促促。
去输官税输不足,半在军中半在狱。
独留新妇饷姑前,也执吴绡供税钱。
吴绡已尽归未得,复到官家候消息。
我相闻之忧尔湖,命选贤侯此剖符。
贤侯若为湖作主,便须罢却征求苦,留得湖民障兹土。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并序)

元代· 戴良

好鸟不鸣旦,好水不出山。

入冥而止坎,古亦有遗言。

所以彭泽翁,折腰愧当年。

不有酣中趣,高风竟谁传。¤

治圃四首

元代· 戴良

长夏罕人事,斋居有余闲。

北窗多悴物,且遂灌吾园。

攒根既舒达,积叶亦葱芊。

瓜瓞绕畦长,新葵应节鲜。

抱瓮一回视,生意盈化先。

在我岂不劳,即境多所欢。

悠悠千载间,樊生信为贤。¤

雉子班

元代· 戴良

天地茫茫遂物情,雉子班兮在林坰,心怀耿介飞且鸣。

扇绮翼,振锦膺。

文章尽称丽,意气自多惊。

我宁带箭死榛莽,不肯为裘奉圣明。

韩信烹汉鼎,仲由醢卫庭。

智勇难并立,贤愚每相倾。

宜哉避世士,往从雉子逃其形。

登大牢山

元代· 戴良

海上名山谁作邻,数峰高起自为群。

林明夜见水底日,浪动暮疑岩下云。

渺渺乾坤何处辨,迢迢齐楚此中分。

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十四改。

题平章公所藏天马图

元代· 戴良

君不见余吾水中天马出,赤鬛缟身朱两翼。

割玉为鞍甿不得,锦衣使者捷若飞,紫缰金勒看君骑。

却忆拂林初献时,凤城五门平旦启。

驰道行骄辔耳耳,路旁见者谁不喜。

众中牵出朝未央,挥雾流沫满道香,毛带恩波眩日光。

龙眠老子识马意,行过天闲重回视,白笔描成落人世。

我公购之滦水滨,百金市画冀得真,奔霄追电何足云。

从今吹笛大军起,料知一日行千里。

还旧居

元代· 戴良

自我远行游,故庐今始归。

如何廿载间,旧事都已非。

曳杖过比邻,相呼寻故知。

不见垂白翁,但见初长儿。

我园既稍葺,我田亦就治。

种秫酿美酒,拾薪煮豆糜。

一笑集亲朋,相从说暌离。

以之感畴昔,俯仰多所悲。

人生一世中,所忧渴与饥。

力耕给其用,此外更何思。

便当息吾驾,皓首以为期。

哭汪遁斋二十四韵

元代· 戴良

诗礼趋庭日,风尘筮仕辰。献荆思报国,捧檄冀荣亲。

肇典丹阳校,旋苏海邑民。渔盐千古旧,弦诵一朝新。

浩荡王纲解,艰虞国步屯。遂令娱綵士,几作负羁臣。

天地裨忠孝,云山获隐沦。陶潜犹纪晋,黄绮肯归秦。

体病相如渴,家伤原宪贫。将何具甘旨,并□窘晨昏。

善事行惊俗,高居德照邻。儒言存道脉,野趣任天真。

里巷称耆艾,乡邦礼缙绅。时方瞻故老,世忽哭斯人。

莫驻桑榆景,翻全宠辱身。声名应不泯,传播必殊伦。

循吏光前史,文场殿后尘。遗音悲贾鵩,绝笔叹姬麟。

有客含情切,长涂洒泪频。知心遗鲍叔,交谊失陈遵。

零落今如是,襟怀孰可陈。未悬徐墓剑,空忆汉江纶。

独立西风里,老吟东海滨。此生何所托,歌罢复沾巾。

客居(三首)

元代· 戴良

漂流何所往,寂寞住湖阴。

道路无知己,饥寒乱此心。

草枯春牧远,浪阔夜流深。

敢惮艰虞事,衰年自不禁。¤

和陶渊明杂诗 其三

元代· 戴良

羲驭不肯迟,荣悴讵可量。举头望穹昊,日月已宿房。

陨霜凋众类,惨惨未渠央。李梅忽冬实,又复值愆阳。

物化苟如此,只乱我中肠。

晚至永乐

元代· 戴良

江干细路走羊肠,远逐钟声到上方。水荇暝时云淡淡,径松深处月苍苍。

佛庐夜续传灯火,僧榻寒薰小篆香。何用别寻天竺去,人言此地即慈航。

感怀(六首) (以下《鄞游稿》)

元代· 戴良

宠极辱会至,势利真祸罗。

君看道旁木,几曾成斧柯。

世中繁华子,追悔每苦多。

芬芳有徂谢,平地生风波。

陆机去华亭,苏子狭三河。

平生已谓毕,末路其如何。¤

关于诗人

戴良(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