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户部尚书贡泰甫开司闽中榷盐易米给京师 其一

元代· 贝琼

昨日除书下五门,地兼中外亦殊恩。三山迥出南荒小,八座元同北斗尊。

悟主已知如内相,封侯终见自公孙。荆扬乐土今凋擦,他日从客为一言。

题松下丈人图二绝 其二

元代· 贝琼

仙人手曳九节杖,行看好山应未穷。石间三秀食可饱,一曲试和商颜翁。

秋思(三首)

元代· 贝琼

两河兵合尽红巾,岂有桃源可避秦。

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

荷翻太液非前日,花落蕃禧又暮春。

莫上高楼望西北,远山犹学捧心颦。¤

初夏郊居(二首)

元代· 贝琼

强学不知老,索居恒鲜欢。

誓将从余好,山河阻且绵。

凄凄风雨交,四月秋浦寒。

夕寝不能旦,日高犹未飡。

念之安所尤,通塞固有偏。

庶无外患及,力稼或逢年。¤

初冬

元代· 贝琼

一气变昏旦,洞房风露凄。

田禽亦已化,秋兰同蒺藜。

为客久成老,怀人殊未夷。

惨惨白日暮,迢迢归路迷。

世衰不获骋,天远何由稽。

永思读书台,言采山中荑。

久客始归寓井西旧宅述怀

元代· 贝琼

在路日思归,已倦风水艰。前经石门店,喜见西南山。

忆我初去乡,忽忽三十年。儿童尽成老,此邻无复存。

阡陌迷东西,甲第空毁垣。秋风落古木,方池荣夏莲。

倏忽惊世换,岂独遇神仙。萧萧井西宅,白昼唯高眠。

所欣无维执,贫贱何足叹。

闻夏士文南归喜而有作特先寄之

元代· 贝琼

传闻正月楼船发,灵鹊先人到竹扉。突厥残兵河外徙,慕容诸客海边归。

山花雨过红于酒,江草春深绿染衣。从此高歌太平日,往来林下定无违。

题虞鲁瞻山水

元代· 贝琼

御史新来水石工,数峰依约米南宫。试添茅屋秋林下,著我江南鹤发翁。

赠乘槎客

元代· 贝琼

六月淮南不知暑,闭门日日风和雨。乘槎仙客何处来,把酒张灯连夜语。

酒酣示我榰机石,曾到天河见河鼓。人间倏忽三千秋,弱水三枯海鳌腐。

吴争越战空陈迹,山绕钱塘作龙虎。柳外楼台十万户,太平重自南朝数。

吴娘玉面胜梨芯,解向尊前胡旋舞。乐极哀来泪相续,城郭秋深半禾黍。

内前树老啼寒鸦,山月无情照今古。白首相看亦偶然,忘形何必论宾主。

天为酒星地酒仙,麒麟将相皆黄土。约我他年一棹归,西湖烟浪从渔父。

次韵荅王蕴德纪善雨中见寄

元代· 贝琼

老夫三月不出门,懒性有如嵇叔夜。圣明遇物先采擢,枯槁于时亦沾洒。

病驹只合中野弃,寒雀宁思上林下。印常不启信官间,书亦慵耽从容假。

淮南六月如早秋,未脱吴绫颇相讶。白雨三更沧海立,黄河一道青天泻。

池翻红艳落莲衣,石长绿文成藻藉。姑恶时鸣父老忧,鬼车夜过儿童怕。

空怀南苍人相远,岂有东家马堪借。百钱沽酒愧瓶空,斗米如珠抱衾卖。

已惭不作子虚赋,尚托端居广文舍。隐几南窗亦自高,驱车九陌知谁暇。

识字终非杨子博,题诗误许曹刘亚。但觅丹砂苦未成,久知白发那能化。

两峰绝境可诛茅,何处良田足甘蔗。赤城仙子玉符孙,双璧今倾凤台价。

楚筵设醴未应忘,齐门鼓瑟空遭骂。时看新学气如虹,病送残年肉销胯。

投劾终当去石门,日斜田父茅檐话。

送户部尚书贡泰甫开司闽中榷盐易米给京师 其二

元代· 贝琼

两隅未挣出师频,圣主经营伏老臣。天河转粟遥通蓟,腊月看花近到闽。

道上豺狼应避马,山中猿马不惊人。公馀定有诗千首,好托边鸿寄蚤春。

秋思(三首)

元代· 贝琼

翠柳无枝拂御堤,风来阊阖更凄凄。

玉笼别主鸳鸯拆,金井啼秋络纬齐。

水上拾红韩氏女,窗间织素窦家妻。

伤心又送韶华去,直似黄河不向西。¤

关于诗人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