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王哲
醴泉好,风物雅幽幽。须把恶缘如省悟,宜将善事争持修。
闹里莫投头。
予省也,遂把内丹收。对景摅情横写字,有时归去倒骑牛。
道号号无忧。
三鼓才分,火德行香。月初端、正照心王。红红赫赫,炜炜煌煌。
见本真生,灵真慧,太真匡。
三处均匀,一路平康。睹青天、瑞霭舒张。纵横攒聚,能罩圆方。
早弄圭环。持圭璧,执圭璋。
见个惺惺真脱洒,堪比大丈夫字儿。莫睎灯下俊蛾儿。
坏了命儿。早早回头搜密妙,营养姹女婴儿。道袍换了皂衫儿。
与太上做儿。
平等平等,复过莱州,须行救拯。害风儿、阐化匀均,化良归善肯。
二仪三耀常为正。察人心、恰如斗秤。若不高、更没于低,也神仙有应。
王哲(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