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兵入台仙居幸免今冬屠掠无噍类衣冠妇

宋代· 舒岳祥

初谓无兵祸,那知酷至斯。
相看不敢哭,有死未知期。
儿向草间没,夫随剑口离。
琵琶犹带怨,况是作俘累。

游天王寺

宋代· 舒岳祥

客子倦行役,閒寻古刹林。
双岩来势尽,汇水去声沈。
经神千人会,然灯七佛深。
松行喧万籁,僧定不知音。

赠医博士范心斋

宋代· 舒岳祥

疾病之所生,风寒燥湿毒。
浸淫侵臓腑,脉络起丝粟。
有药所不攻,鍼砭功始录。
有如龙潜见,岩穴通隐伏。
又如善用兵,洞窟皆驱逐。
毛皮与腠理。一二数可烛。
刺俞已及髓,投穴不中肉。
春回九地底,冰崖芽众绿。
范子故书生,於此见也独。
十年从良师,神秘卷箧椟。
我疑秦卢扁,垣墙能外瞩。
又疑华佗子,披臓先剖腹。
范生何大奇,方书可无读。
我老目已昏,烦君为濯涤。
更阅十年书。细字蝇头黑。
与子作佳传,当与太史续。

平泉佳景

宋代· 舒岳祥

山狖暗穿插黄叶,沙乌远叫白烟昏。
采兰童子归来晚,一道香风先到门。

酬张常吉

宋代· 舒岳祥

凭谁诗寄我,溪水接流瓢。
岛瘦神空泣,韩豪骨未销。
闲眠重落叶,久坐到归樵。
予说逃名者,何当共寂寥。

趋农

宋代· 舒岳祥

种浸清明后,雅耿谷雨前。
未能饥守死,何不力耕田。
溪草凫毛滑,山花雉颊鲜。
倦行聊少憩,茅屋带晴烟。

田家纪事

宋代· 舒岳祥

濛濛土雾连三日,父老传经十七年。蚕月人家多忌讳,麦秋时候好安眠。

桑鸠逐妇应嫌雨,社燕依人不避烟。短策绿阴新似沃,顷筐朱实写来圆。

三月二十三日效乐天体

宋代· 舒岳祥

习习东风白荣裘,余寒未尽滞清愁。
柳疑楚舞腰偏细,莺学吴音舌更柔。
好景良辰知古在,骚人墨客几时休。
一年佳致惟春莫,可惜花飞人白头。

咏豆蔻花 其二

宋代· 舒岳祥

舌吐梅仁颗,心含豆角花。折来无处著,留取爱名嘉。

脆紫深愁雨,轻红落软沙。虞兮成恨草,姊娣共成家。

食莲有感戏为古兴新体

宋代· 舒岳祥

青蘋先知秋,调遣入窗几。荷花如六郎,一笑忽堕水。

美人坐生愁,揽衣中夜起。繁华难久持,零落自兹始。

所思在远道,千里复万里。何处无芙蕖,秋江总相似。

折取莲蓬看,蜜房缀蜂子。青茧初脱衣,瑶轸中含髓。

食莲须食心,心中苦如此。

日食

宋代· 舒岳祥

十月初吉日,四野闻惊呼。
停杯出门看,日食将无余。
有如黑漆盘,来掩白玉盂。
自午而及申,磨盪未还初。
父老涕泗语,便恐天眼枯。
前年六月吉,昼日如煤涂。
众星争光怪,淡月悬天衢。
已谓华生世,不复睹亦乌。
须臾还旧观,田野顿昭苏。
今胡久沦厄,翳昧不可祛。
前时缙绅谓,占度不属吴。
分野受其咎,天道安可诬。
以日诿敌国,不君良可吁。
兹辰为谁食,无路摅臣愚。
太阳万万古,少待收桑榆。

燕嬉舟

宋代· 舒岳祥

西湖锦舫帘垂额,越上乌篷铁簇头。
江堰不通人已老,竹深荷净且迟留。
关于诗人

舒岳祥(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