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三

宋代· 释怀深

每日睹佛殊胜相,还如溪上见公时。堂堂风貌无凡圣,只要当人路不迷。

拟寒山寺 其一四一

宋代· 释怀深

入寺设僧斋,先且问客食。一味不可口,满座皆啾唧。

回顾憍陈如,钵盂未尝湿。恁么说斋僧,有名而无实。

资福改神霄道友挽留不得师去以偈却绝

宋代· 释怀深

人生聚散本无常,休把闲愁脑肚肠。三十年后重相见,拍手呵呵笑一场。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二

宋代· 释怀深

蓦直去,蓦直去,草鞋跟断人无数。唱歌须是帝乡人,一个拍兮一个舞。

舞得彻,勿多般,赵州婆子特用瞒。今古五台山下路,长松短桧耸云端。

送庆善圭和尚

宋代· 释怀深

道人门冷如秋色,竟日曾无俗驾来。近为耽诗成癖好,寒窗夜作老猿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九

宋代· 释怀深

不是境,亦非心,唤作佛时也陆沈。个中本自无阶级,切忌无阶级处寻。

总不寻,过尤深,打破云门饭袋子,方知赤土是黄金。

孙保义求偈

宋代· 释怀深

省缘知足常安乐,广费多求损道情。闹市门头祖师意,放教心地坦然平。

诸禅人散灰 其六

宋代· 释怀深

宣州隆上人,丛林游历遍。一入焦山门,便下延寿院。

终朝何辘辘,吃药都无验。火后一茎茅,众人皆总见。

和蔡相面壁轩 其二

宋代· 释怀深

壁亦何须面,禅床今拽转。翻笑钝胡僧,更不作一喘。

殷员外为包山铸钟毕求偈

宋代· 释怀深

包山一火铸钟成,百草头边总是声。唤起劳生一睡眼,一时于此得惺惺。

枯骨颂 其五

宋代· 释怀深

百骸溃散杂尘泥,一物长灵复是谁。不得丹霞通一线,髑髅著地几人知。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八

宋代· 释怀深

北斗藏身处,拟议即差讹。钻天新鹞子,不恋旧时窠。

关于诗人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